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7)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7)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7月20日14:14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以“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为主题,深入研究了离岸市场促进货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重点分析了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对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影响,并结合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形势,讨论了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条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合理布局。

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七条政策建议

(节选自《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第七章)

第一,培育实体经济国际化,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将人民币稳步推向国际货币舞台中心的是中国的贸易规模和人民币的全球贸易结算份额。因此,推动、扶持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实体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使更多的企业成为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分工的决策者,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短期看,通过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基于套利目的而进行的金融投机很可能带来超过贸易结算规模数十倍的金融交易规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迅速迈上一个新台阶。然而,这样靠金融市场投机交易吹大的人民币国际化根基很不稳固,一旦人民币汇率预期逆转,金融交易规模就会直线下滑,因而是不可取的。长远看,着力培育中国本土的跨国公司,加快实体经济的国际化步伐,把部分企业目前的跨境人民币投机行为变成真正的投资行为,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的关键。

第二, “内外互动”破解人民币国际化难题。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日益清晰。但伴随这一进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在当前资本账户有限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和持续拓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流动性、有效增强人民币对境外持有主体的吸引力,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境外人民币市场和境内人民币业务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这一“内外互动”的战略思路,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建立境内外分离的离岸金融中心模式,二是中资银行通过国际化发展将本币业务的境内优势延伸至境外。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要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交易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完全可自由兑换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资本账户改革为人民币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使用创造条件。但是在资本账户开放时机成熟以前,通过调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与结构,适时、有序扩大“离岸”与“在岸”两个市场的“通道”,可以不断接近并实现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互相促进的功能定位。从这层意义上讲,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时间窗口,使得资本账户深化改革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开展,积极稳妥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三,健全法制,创建高效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

法律规制的构筑是建立和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必须面对的一个特定挑战。特别是有关金融监管、税收优惠、司法制度、争议解决方式等制度的安排和设计,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对海外投资的吸引力、与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规制的协调配合,以及我国金融秩序的宏观调控。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必须设立单独的金融监管机构和健全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独立高效的司法管辖体系、诉讼制度、终审制度、法官行为制度和律师管理制度以及务实的争端解决制度。尤其要完善保密制度(条款)和严格的反洗钱法律制度,遏制海外资金非法转移和流动。

为了实现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有效链接,以及人民币在贸易、非贸易中完全实现与主要外汇币种之间的高效转换,降低人民币的兑换、交易成本,必须参考美国的CHIPS系统,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建立起安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高速铁路——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彻底解决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技术层面难题。

第四,抓住有利时间窗口,加快离岸市场建设,完善离岸市场布局。

抓住当前有利的时间窗口,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经济结构转型期、国际离岸金融中心调整期以及国际市场寻求避险币种等历史机遇,以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具体建设路径方面,必须在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重视离岸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作用,尊重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本着互利互惠原则,进行顶层设计,沿着我国贸易、投资发展的足迹,在各大洲合理规划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分布,从而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由于香港是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最佳选择,应该由易而难地破除制约香港离岸市场发展的制度障碍,大力打造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定位。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模式、路径及进度必须与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相符合,正确地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首先,扩大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提高离岸人民币的规模,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其次,改变人民币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回流机制不畅的现状,加快金融工具创新,丰富和发展海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着力打造多品种、高质量的人民币债券产品。提高离岸人民币产品进入主流投资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稳步推进国内金融改革,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改革,有序放开资本账户,完善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与离岸市场母国之间的在投资者保密、反洗钱、逃税、监管等方面的协调。控制人民币离岸市场风险,减小离岸金融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维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最后,将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池纳入货币监管范畴,进行通盘考虑。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坚持主动性和审慎性相结合,确保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我国央行手里,确保货币政策的效力不被削弱。

第五,创建高效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越大,全球分布范围越广,建立独立、高效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的要求就越迫切。缺少高效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势必制约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离岸人民币交易比重的提高。为了实现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有效链接,以及人民币在贸易、非贸易中完全实现与主要外汇币种之间的高效转换,客观上要求必须参考美国的CHIPS系统尽早建立起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使之成为运行时间重合的实时全额清算系统。通过市场准入环节和盈余账户法则控制信用风险,通过同步支付和多边轧差净额结算控制流动性风险,加强运行和服务管理,减少操作风险。

第六,完善离岸市场法律制度与框架。

法律规制的构筑是建立和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必须面对的一个特定挑战。特别是有关金融监管、税收优惠、司法制度、争议解决方式等制度的安排和设计,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对海外投资的吸引力、与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规制的协调配合,以及我国金融秩序的宏观调控。具体而言,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必须设立单独的金融监管机构和健全的监管制度;建立完整、具备针对性和执行力的基本法律制度,便利、友好和高效的离岸载体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独立高效的司法管辖体系、诉讼制度、终审制度、法官行为制度和律师管理制度以及务实的争端解决制度。

除此之外,尤其要完善保密制度(条款)和严格的反洗钱法律制度,遏制海外资金非法转移和流动。为了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应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特定离岸机构或离岸主体实行税收优惠。强化国内的国际税收征管,加强双边和多边国际税收合作机制,打击逃税,防范避税,维护我国依法纳税的税收秩序。

第七,积极推动对外语言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和影响力。

货币国际化表面上看似是国际社会在经济金融层面对某种主权货币的认同与接纳,深层次而言则在于非居民对货币发行国的文化、艺术、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等诸多因素的价值肯定甚至追随。共同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所产生的“熟悉效应”,使得交易主体之间可能会有更高的认同感,从而方便交易的达成,显著增加两国经济和金融交流,对货币国际化极为有利。人民币海外交易主要发生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人民币在当地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伦敦等地,这与较为相似的语言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可以通过进一步推广孔子学院,增加中华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提高外国居民对于中国的认同感,从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展望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由于古代中国在丝绸之路沿途留下了贸易繁荣、民族融合、和平发展等珍贵遗产,使中华文化在当地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吸引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国扩大区域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在石油等大宗商品计价、基础设施投资及贷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人民币在东亚以外的亚洲区域更广泛地使用开创新局面。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