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2015年中国经济回顾 找到正确解决办法和出路(5)

2015年中国经济回顾 找到正确解决办法和出路(5)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2月24日09:03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回顾2015年中古经济、金融形势以及预判2016年全球经济、金融走势与各位读者交流我们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成果。本篇从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谈起,指出依靠不断加大投资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并且导致了当前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债务问题凸显。文章认为当前继续推动财政刺激无异于饮鸩止渴,货币宽松弊大于利。修复资产负债表,转型升级是经济的唯一出路。下面我们就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谈起吧。

货币政策与信用创造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执行了6次降息和5次降准,其中包括3次“双降”(同时降准和降息)。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为史上最低水平。如果考虑到当前通胀率也为1.5%,我国的实际利率已经为0。一年之内如此大幅度的连续降息,再配合上降准,央行的货币宽松力度属于罕见的。的确,按照传统的认识,实体经济投资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物价还呈现出通货紧缩的态势,央行降准降息理所应当。然而,正如我们从一开始就谈到的,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不是周期问题,而是长期增长因为经济结构失衡而放缓的问题。在处理经济周期波动时,逆周期调控或许还有一些效果(尽管笔者仍然认为逆周期调控没有效果,甚至是波动的放大器,但限于篇幅,此处不详加赘述),但是在处理经济结构性问题时,货币政策这样的总量工具是毫无作用的。相反,大幅度的宽松不仅无益于结构性调整,反而延缓了经济症结的修复。

实体经济今年的表现前文已有表述,为什么央行今年以来的宽松政策没有能够“扭转乾坤”,实体经济没有因为降息而有所起色呢?道理很简单,如果银行面临的客户债务已经大于资产规模,甚至这个客户一年的利润都不足以偿还之前债务的利息,那么这个银行即便再有钱,也不会愿意借给它。更何况,银行自身的呆账坏账也很高,一旦企业违约,最终银行也将蒙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给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银行优先考虑的是补充自己的准备金以抵御呆坏账风险。如图8所示,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现金资产以及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开始上升。彼时因为金融风险上升,商业银行出现明显的避险情绪。而现在则是商业银行宁可把钱放在自家“后院”,也不愿意贷给实体经济。

很显然,信用创造在我国已经受阻。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都有所失衡,使得企业不敢贷款,银行不愿放款。央行降息降准,钱只会在金融系统里面空转。在实体经济资产荒的背景下,这些流动性只会推高金融资产的价格,造成金融资产泡沫。如果央行不断的宽松,整个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甚至有落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我们将在系列回顾文章之二里再详细讨论。

结语

回顾2015年的中国经济,我们要知道形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和出路。经济数据的疲软不代表这个经济没有希望,但前提是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问题所在,认识到哪些问题靠“拖”是解决不了的。幸运的是,中央已经开始转变思路,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我们在后续的报告中再详细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