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曹彤:利率改革的逻辑(2)

曹彤:利率改革的逻辑(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9月03日11:29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活动面临一定通缩的压力,生产价格指数(PPI)持续负增长,而各类大宗原材料、土地、运输、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又在趋于平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窗口正在出现,应予把握。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

客观上说,我国利率改革的起步还是比较早的。1996年,以银行间市场利率放开为标志,我国利率改革就已吹响了号角。18年来,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和步骤,改革成果颇丰,绝大部分项目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同业拆借市场、货币市场(包括再贴现、回购、逆回购等)、债券市场(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的利率已全部实现市场化;贷款市场利率也已全部放开,本币和外币的贷款利率已经全部市场定价;存款市场中,外币存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人民币定期存款可以上浮10%。目前看,仍然实施严格管制的只有两个项目:即人民币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上浮10%之上的部分,但借助信托理财、协议存款等替代方式也已实现部分放开的效果,最终全面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已是呼之欲出。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由于本币存款利率在整体利率市场中权重最大、影响最广,恰恰是利率市场化的最为核心内容,因此,剩余这两项内容的推进力度和节奏关乎利率改革整体的成败。

为何利率市场化经历了18年的时间,而最重要的利率品种却仍未放开?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上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利率是社会财富分配的杠杆,利率改革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金融抑制时期,存款、贷款利率均被人为压低,虽然储户利益可能受损,但企业、借款人却受益。在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必然优先考虑工商企业、大型基建、市政建设的需要,抑制利率水平,虽然暂时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协调,但却大幅降低了社会融资的财务成本,顺利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一系列基建项目。社会总体效益实现了最大化。

二是客观上如何为存贷款利率定价。利率市场化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须从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变为价格型调控为主。在金融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对主要银行的再贷款、高等级债券直接买卖等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基准利率,进而改变各种期限的社会利率水平,影响跨期消费和投资,最终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我国始终在寻找合适的市场利率基准,尚无充分而有效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媒介。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近十年来加紧构建了三个利率基准:一是构建央行再贴现利率基准,即央行通过发行央票,进行正回购与逆回购,逐步建立央行基准利率曲线;二是构建货币市场利率基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SHIBOR利率的推出,是中央银行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成功实践,目前在3个月以内的短期品种上,已汇集了较大交易量,已经塑造出较为完整的短期利率曲线;三是构建债券市场利率基准,逐步构建起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为主体的多层次债券市场利率基准,形成中长期利率曲线。上述三个利率基准的建立与完善为利率完全市场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制度基础与保障。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