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该贬不贬”反倒会拖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6)

“该贬不贬”反倒会拖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6)

上海证券报2014年04月18日10:36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一步贬值到位”实际上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的信心,“该贬不贬”反倒会拖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最理性的途径应当是持续推进中国与各贸易伙伴之间货币互换。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经济大幅度降温的潜力还比较大,但未来宏观调控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尽快制定并实施“债务毒瘤切除方案”

中长期角度,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击穿“7%”的压力,但我们预期经济增速持续处于7%以下的可能性不高,因为宏观调控政策还是有较大的逆向应对的潜力。

首先,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处于20%以上的高位,市场利率水平也比较高。因此,一旦7%被击穿或出现这种可能性,央行可以大幅度地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对于央行来说,通过一揽子措施引导利率水平下行也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虽然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佳,但中央财政还是比较健康的,财政支出的结构性扩张依然存在不小的空间。中国的土地、矿山和国有资产实际上都归中国政府所有,因此,中国政府是全世界支付能力最强的政府。尽管在产能过剩行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存在,但在其他领域,比如,进城农民待遇的市民化、医院和养老院的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水利设施的修缮与建设、大江大河治理、沙漠治理、海洋资源开发和国防能力提升等诸多方面,扩大公共支出的空间还比较大。

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未来两三年中国宏观调控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金融体系的“债务毒瘤”问题。

前面已经谈到了 “不良债务的滚雪球效应”,这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严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来说,这个不断滚大的“雪球”很像是一个“恶性肿瘤”。

站在央行的角度,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够大,“钱紧”就成为一种常态,“钱荒”也比较容易爆发,信用违约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爆发信用危机;如果进一步提高货币供应增速,又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相抵触——显然,货币政策实际上已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进一步看,债务毒瘤对货币的吞噬效应,从资金供应和资金成本两个角度冲击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加大了经济增速击穿7%的压力与可能性;同时,债务毒瘤所包含的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正给银行、保险机构和广大居民的资产质量带来越来越重的威胁,并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银行体系。

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尽快着手研究制定“债务毒瘤”的切除方案并及时付诸实施,从而使中国金融体系早日恢复健康。如果等到大面积信用违约爆发再去匆匆制定应对方案,所付出的代价会更高。

关于“债务毒瘤的切除方案”,个人认为,可在央行之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整个金融体系中“有毒债权”进行收购和条件重设(包含但并不限于期限拉长和利率降低);这件事情基本完成之后,债务滚动所形成的再融资需求将大幅度减少,“钱紧”以及“钱荒”将不复出现,融资利率将会回落到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水平,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可以从容地实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因“钱紧”和“高息”而产生的下行压力也将相应降低。

关于上述专门机构收购有毒债权的定价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是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实行刺激政策直接相关的有毒债权,都可以按账面价格收购,以体现政府对自己以往行为后果的不推脱与担当。

由地方政府设立类似机构做类似的事情,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它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急剧上升,可能引发一系列新的担忧。但由央行来做同样的事,人们所有的担忧将一扫而空。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用央行印钞的办法来解决债务问题,可能会引起较猛烈的通胀。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中国通胀率的持续上升至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一个:一是过剩产能已被消除或消化,二是国际商品市场出现普涨格局,这两个条件是否出现与中国央行收购有毒资产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或许有人担心有毒债务剥离后,可能出现又一轮信用膨胀。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我认为,在中国的国情下,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以及信用膨胀的根本责任不在央行,而在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理念与思路的调整,以及地方政府与国企行为目标的彻底转型。如果各级政府不再那么关心GDP,国有企业不再把“规模”和“摊子”的扩大放在比“盈利”更重要的位置,固定资产投资和信用膨胀的动力基础将回归理性。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