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汇率维稳难度上升 增强双向浮动弹性(2)

人民币汇率维稳难度上升 增强双向浮动弹性(2)

上海证券报2013年10月22日08:58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对中国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使我国外贸增长和吸引外资难度加大,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难度上升,但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主要因素并没有改变。为应对正在变化中的外部环境,应采取相应对策。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世界经济下一阶段走势与主要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下的分化调整态势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深入调整的延续和体现。预计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将经历3-5年时间。这种调整的长期性决定了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在此背景下,预计四季度全球经济仍将继续温和复苏,全年增速略低于去年。明年发达国家经济将有所提速,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仍不乐观,减速压力较大。总体看,明年世界经济有望与今年持平或略有回升。

1.世界经济下一阶段基本走势

(1)美国政府关门对经济会造成短暂冲击,温和复苏态势仍将延续。进入四季度,围绕财政赤字出现的长达16天的联邦政府“关门”和财政上限问题,虽在最终期限到来前得到解决,但对市场信心和实体经济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温和复苏的基本面并未因此出现根本改变。美私人消费依然旺盛,商品零售额、消费信贷余额、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指标仍处于危机以来的高位;房地产市场在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依然延续复苏态势,房屋销量和售价仍处于上升通道。

此外,美联储量化宽松调整必然以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增强为前提,货币政策也将继续对实体经济起到必要支撑作用。因此,美国经济增速尽管在四季度出现回落,但仍将实现温和增长。2014年增速有望进一步有所回升。据IMF预计,明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6%,比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欧元区经济有望企稳向好,但全面复苏尚需时日。欧元区经济经历长期结构性调整之后,将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首先,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持续改善,失业率出现缓慢回落迹象,预示未来可能逐步企稳。作用欧元区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基本面依然良好,IFO企业景气指数持续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六年新高,从而为欧元区经济改善提供支撑。

其次,欧央行年内已多次表态将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并不排除进一步采取降息和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可能,这将为欧元区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提供保障。但也要看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债务负担仍十分沉重,政府减赤压力巨大,重债国疲弱的经济态势将抑制整体经济回升力度。预计欧元区四季度仍将保持正增长,2014年经济有望实现微弱的增长。

(3)安倍经济学的效用将不断消减,日本经济走势趋降。在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支持下,“安倍经济学”将继续推动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持续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加。与此同时,“新经济增长战略”中一系列放松管制、开放市场等举措,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挖掘潜在需求。

但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空心化、人口结构老龄少子化等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随着日元贬值和股市上涨势头放缓,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效用已开始减弱。不仅如此,明年灾后重建支出下降和消费税上调也将对经济带来较严重影响。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先行指数已从6月份的高点回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连续3个月下降,机械设备订单连续较大幅度波动。这预示着四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明年将进一步减速。

(4)新兴经济体内外压力不减,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受发达国家经济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提振作用有限,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预期仍将存在,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将进一步放缓等双重影响,出口和外资对新兴国家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据IIF预计,2014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私人资本将降至1.11万亿美元,比上年下降近40亿美元。

从内部看,新兴经济体国内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印度2013-14财年(2013年4月-2014年3月)前5个月财政赤字实际执行数已经达到全年预算计划的75%,完成年内预算目标压力巨大。亚开行报告预计,印度本财年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将从上一财年的2.6%增至2.8%,“双赤字”问题将更加严重。

而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迷影响,巴西、俄罗斯等国也同样面临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减速压力,而且巴西为对抗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还可能提升企业融资成本并推动本币升值,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动力。近期,IMF、世界银行、亚开行等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对新兴经济体明年的增长预期,新兴经济体明年可能面临更大的减速压力。

2.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1)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尽管美联储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中意外宣布维持量化宽松政策不变,但美国货币政策向正常化回归的趋势变未因此而改变。目前看,在美经济自主复苏动力增强,以及联储向市场多次释放政策退出信号、市场风险已得到一定释放以后,联储年内或明年开始削减量宽规模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随着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及两党博弈造成的财政风波平息,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概率也将明显上升。

虽然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分阶段实施,退出过程会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由于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央行从全球金融市场上购买了天量金融资产(据测算,有近10万亿美元之巨)。这些资产在量宽政策作用下,使不同金融资产间的相对价格严重扭曲,导致资金错配。一旦主要国家央行开始退出量化宽松,必然会引起金融市场的重新组合。这可能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美元受资本回流影响再度走强,新兴经济体货币将承受较大的贬值压力。

(2)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风险上升。随着世界增长格局由新兴经济体向发达国家倾斜,全球风险格局也出现了反方向转移,新兴经济体可能成为明年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不稳定因素。新兴经济体内部增长动能疲弱、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仍将存在,外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预期也难以消减。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三者叠加下,部分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并将影响所在区域的经济稳定。

目前来看,三类国家面临的风险最大:一是高杠杆率国家。如欧盟中的匈牙利、马尔他两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在2013年一季度已分别达到82.4%和75.4%,接近塞浦路斯寻求援助时的水平,而且仍呈上升趋势。二是“双赤字”国家。印度、印尼、越南、巴西、南非等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政和贸易赤字,资本外流导致的融资困难加剧将削弱这些国家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并加大对外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三是资源型出口国家。由于全球需求不振及美联储缩减QE预期导致的美元中长期走强可能拉低大宗商品价格,从而令南非、巴西、印尼等资源出口大国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

(3)政治因素将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一是美国两党围绕债务上限和预算谈判仍僵持不下。鉴于两党之间以及共和党内部仍存在明显分歧,美国政府难以很快全面恢复正常运作。这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还加大了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信心,而且如果最终妥协方案中包含减支条款,将进一步削弱未来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

二是欧元区国家政局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由于严苛的减支条款加剧了重债国执政当局与国内民众间的矛盾,今年来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均都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政治动荡,引发市场对欧债危机再度担忧。在欧元区国家继续坚持财政紧缩,且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国内矛盾激化可能导致下半年部分重债国政局再次动荡,从而危及这些国家财政整顿和国际援助计划的顺利实行。

三是中东地区动荡局势仍会持续。当前叙利亚内战旷日持久、化武风波可能反复;埃及政治动荡持续升级,各派力量激烈角力;伊朗出于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考虑在核问题和地区安全方面也难以对西方做出根本性让步。因此,中东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各方博弈仍将使该地区充满动荡,这将对国际能源价格和供给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