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2015年外储和国际收支结构分析:5000亿外储都去哪了?(7)

2015年外储和国际收支结构分析:5000亿外储都去哪了?(7)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4月20日19:5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基于当前的判断和预测,2016年外储降幅有望较2015年略有缩窄、但流出压力仍大,初步预计全年外储降幅在4000亿美元左右,而1季度已下降1200亿美元。

6.总结:5000亿美元外储都去哪了?

6.1.图解2015年外储变化结构

以上我们对2015年中国超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下降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起来,2015年外汇储备下降有以下特征:

1)国际收支交易流入仍然稳定,合计流入6805亿美元。2015年经常账户顺差创7年新高,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亦维持在正常区间,调整后合计流入6805亿美元,增长较为稳健,为我国国际收支奠定良好基础。

2)国际收支交易流出中,外债结构优化、企业走出去和“藏汇于民”因素合计流出-7601亿美元。三类交易投机性质较弱,对我国外储和国际收支的持续冲击较小。企业积极偿还外债令外债存量下降,后续流出压力减轻;企业对外投资、居民和银行增持海外流动性资产,均是外币资产由官方外汇储备向企业和居民部门转移的过程,并非资本外逃,也较少程度受到跨境套利活动的影响。

3)热钱流出和个人购汇流出估算规模在-23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很大程度上反映热钱流出规模,服务贸易中的旅行支出中包含了个人购汇流出,我们估计两者规模分别在-13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这一部分流出成为参与跨境套利活动、引发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4)非交易性外储资产下降约-17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动、存量资产价值变化和非经常性外储调出。这一部分外储下降反映存量储备资产价值变化,以及因采取SDDS标准带来的非经常性外储数据变动。非交易性外储资产下降并不直接形成跨境外汇交易,对汇率的影响较小。

6.2.2016年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一系列因素影响下,预计2016年国际收支有望改善,外汇储备降幅有所收窄。

1)预计经常账户顺差小幅回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持续,合计流入约6000亿美元。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2月以来企稳回升,同比跌幅则自15年8月起逐渐收窄。预计16年大宗价格稳中略升,一般贸易顺差有所回落;加工贸易则延续顺差小幅下滑的趋势,经常账户顺差(剔除个人购汇流出)预计合计约35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仍将维持在目前规模附近,总体流入预计小幅下降至6000亿美元。

企业“走出去”流出或将扩大,偿还外债、“藏汇于民”流出有望缓解,合计流出约-6900亿美元。在供给侧改革、国内去产能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2016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贷款投资料将有所扩大,预计合计流出-3000亿美元左右。而2015年外债结构大幅优化,贷款、货币和存款外债余额减少40%,后续流出压力有所缓解,预计2016年偿还外债流出-2500亿美元左右。同时美联储延迟加息,欧日央行宽松继续,我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令国内和国际市场利差相对稳定,持有海外流动性资产的动机将有所减弱,预计流出约-1400亿美元。上述三大因素合计流出约在-6900亿美元左右。

美联储加息延后,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热钱流出和个人购汇规模有望下降至-2000亿美元。美联储于15年12月启动加息,但今年一季度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油价仍处低位的影响,联储加息步伐远远慢于去年12月时的预期,美国长期债券收益再度走低;而随着通胀回升,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国内市场利率稳中略升,中美利差今年以来再次扩大。中美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化以及央行在年初的适时干预,令人民币离岸在岸间汇差大幅缩窄,汇率短期企稳。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热钱流出和个人购汇压力有望下降,预计合计流出约-2000亿美元左右。

非交易性外储资产减少有望改善,预计全年合计资产减值在-500亿美元左右。美国加息预期延迟,非美货币相对走强,同时美国、欧元区和英国国债收益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令上半年非交易性外储资产减值大幅收窄,甚至有所增值;下半年预计美联储重启加息步伐,美元再度小幅走强,美债收益率或有所提升,海外股市可能小幅调整,非交易性因素可能导致外储有小幅减值;加之年内将较少出现大额的非经常性外储资产调出,预计全年非交易性外储资产减少有望较大幅度改善,预计在-500亿美元左右。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2016年外资流入将小幅下降;流出方面除企业“走出去”可能有所增长外,偿还外债、增持海外资产规模有望下降,热钱流出和个人购汇动机有望缓解,非交易性外储资产减少或大幅改善,2016年外汇储备大概率会进一步下降,但降幅较15年将略有收窄、但流出压力仍大,我们初步估计外储下降幅度约在4000亿美元左右,而1季度外储规模已下降1200亿美元。

外储超预期下降的风险因素包括:美联储年内加息两次或更多、中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宽松、英国脱欧、年内全球原油减产协调成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反弹等,如上述因素出现,我国外储下降幅度或将超过预期,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