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李东荣:我国电子现金发展相关问题研究(7)

李东荣:我国电子现金发展相关问题研究(7)

《金融研究》2014年第3期2014年06月04日10:20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电子现金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采用芯片技术和脱机技术,因此不需再拘泥于普通银行卡的物理形态,与互联网支付终端和金融移动支付终端进一步融合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电子现金发展的前景

1. 我国具有广泛使用电子现金的群众基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小额支付需求十分普遍、且通讯环境已具相当水平的国家,中国具有得天独厚使用电子现金的群众基础。目前,电子现金应用正逐步推向全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涉及公共交通、菜场、便利店、商场超市、餐饮服务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有效地缓解以往群众常遇到的“出行难、排队难、零钞找付难”等问题。有关公共服务事业部门还可充分借助金融IC卡大存储量、高计算性能等方面优势,通过叠加身份识别、电子凭证、数据证书等功能,探索电子现金在消费和管理相结合的创新应用,比如,基于电子现金的校园卡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基于电子现金的就诊卡在满足医疗消费的基础上还能提示患者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毫无疑问,电子现金将成为我国电子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电子现金为扩大消费提供了重要手段。电子现金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采用芯片技术和脱机技术,因此不需再拘泥于普通银行卡的物理形态,与互联网支付终端和金融移动支付终端进一步融合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金融移动支付终端可实现卡模拟、读卡器两种角色,结合智能化、网络化特征及地理位置信息服务能力,将创造性的改变电子现金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如空中充值、预约支付、社交支付、消费追溯等等,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便利。同时,通过互联网支付终端和金融移动支付终端,电子现金可借助金融安全可信服务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交易安全性。从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业态发展看,未来依托金融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终端的电子现金,在信息消费领域将发挥当前难以想象的作用,进一步改变信息消费的商业形态和社会公众生活方式。

3. 电子现金将极大地丰富我国货币体系。货币形态的电子化、多样化深刻改变了传统的货币发行和流通方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运行,这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货币金融理论产生冲击。就宏观而言,电子现金作为现金货币的有机组成部分,运转方式同现金货币相似或相近,其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构建我国现代货币体系具有现实意义。电子现金规范清晰的业务规则,其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现有银行卡支付体系一脉相承,可以快速融入我国现有货币监督管理机制。从业务、技术等方面看,建立电子现金统计体系都不存在障碍,电子现金统计体系将实现其作为货币流通全过程的统计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电子现金从兴起、发展到普及的不同时期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影响,分析各种政策对电子现金发展趋势的作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货币监督管理机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货币体系。

注: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它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普通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也有人将其称为“代币”(token),由一组组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持有人只需要输入电子货币编码、密码和金额,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