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凯恩斯主义难救中国经济(4)

凯恩斯主义难救中国经济(4)

前海传媒2015年06月05日17:10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货币政策的连续开闸是应对我国经济超预期下行,属于应急措施,而且我国经济下行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长期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下滑的经济结构问题,央行很清楚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宽松不仅对实体经济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可能进一步扭曲经济结构。

前海传媒:今年GDP增速是否有掉7的可能性?当下如何处理好稳增长与改革的平衡关系?有些人担心,如果把稳增长放首位,则会对改革有负面影响。整体上您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是否有可能迈出“中等收入陷阱”?

张超: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生产效率。我国目前经济增速下滑是结构性问题,并非周期性问题。经济增速7%或者低于7%都是结构调整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数字不能说明我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从另一方面看,政府如何处理稳增长与促改革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政府逐渐停止向回报率过低或者没有回报的项目投资,逐渐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打破债务的100%刚性兑付,政府动用国有资本偿还负债和去杠杆,税收制度改革(营改增)促进服务业发展,自由贸易区建立和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等等措施,显示了政府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努力。随着改革开展和落实,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会伴随改革而逐步展现。

张家瑞:我们认为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且不论中国是否已经普遍实现中等收入,就算中国已是中等收入国家,改革创新的动力也不至于令中国滑入“陷阱”。就目前看,中国的城镇化是普遍存在的客观需求,城镇化对经济的贡献是重要的和长期的,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从1978年的18%提高到当前的55%左右。如果扣除进城不落户的农民工,城镇化率也在40%左右。但是我国当前的城镇化率只相当于美国1920年代的水平,城镇化过程中释放的经济增长动力不容小视。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端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服务业占我国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20%已经提升到当前的40%左右。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个行业又是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效率的行业。事实证明,经济越发达,服务业所占GDP比重越高。美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80%,印度也已经超过50%。我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服务业方面也是空间巨大。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