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中国财富管理报告(2014)》解读(3)

《中国财富管理报告(2014)》解读(3)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2月01日16:12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在经历了财富创造和积累阶段之后,人们开始寻求财富增值、管理和享受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就此应运而生,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2014年《中国财富管理报告》共提出了八个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四:私人财富管理是一项多层次的经济活动,客户可投资资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财富管理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决定了私人财富管理的不同层次。需求层次的多样性导致私人财富管理潜在需求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

在私人财富管理市场中,需求群体之间在很多维度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投资目标、职业背景、婚姻和子女状况、以及投资者拥有的财富水平等。不同特征投资者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然而,在所有的划分维度中,最基本的指标还是客户待管理资产的规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客户的财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对财富管理服务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其中,服务深度主要体现为机构提供的服务在个性化程度上的差异;服务广度主要体现为机构提供的基本投资组合管理、财务咨询、以及增值服务范围的不同。

根据私人家庭可投资资产规模的大小,我们将私人财富管理划分为一般理财、贵宾理财、私人银行和家庭办公室四个层次。其中,一般理财客户的可投资资产额在5-30万元;贵宾理财客户资产额在30-600万元;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额在600-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资产的客户则归类为家庭办公室客户。随着需求层次的提升,财富管理的需求从获得一般的资产组合管理服务向家庭财务规划、税收规划、遗产规划、家族财富传承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服务转变。而相应地,提供不同层次服务的机构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商业银行大众理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和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提供的是中低端的财富管理服务;而PE投资机构、私募基金更多的提供的是高端服务;私人银行、信托公司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跨度较大,能够覆盖中端到高端的服务。

私人财富管理需求层次的多样性导致了影响其潜在需求的因素相对更加复杂。我们认为,对于一个社会整体而言,影响其私人财富管理潜在需求量的因素有如下几点:一是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财富总体水平。财富管理需求的产生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居民要有“财”待管。如果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居民家庭连温饱都难以满足,财富管理的需求自然不会太高。二是社会居民财富分配状况。给定社会总体财富水平,如果财富分配相对较为平均,那么高净值人群数量就相对较少,高端财富管理需求相对较低,而大众理财的需求较高。反之,如果财富分化较为严重,那么高端理财管理需求相对较高,而大众理财需求相对较低。三是财富贬值的预期。我们认为,通货膨胀水平会影响财富管理需求。但二者会是一个倒U型关系,而非线性关系。当通货膨胀水平很低的时候,人们不担心自身财富的贬值问题,此时对财富进行管理以获得保值增值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如果预期经济将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人们将更多地持有实物资产,而非货币或者证券。此时,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会出现下降。只有当通货膨胀处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的时候,居民家庭才会有较强的动机通过委托机构进行财富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四是社会中人口结构的分布状况。由于整体上看,中年人是净储蓄者,而青少年和老年人则处在净借贷方的位置。因此,如果一个社会中年人比例较高,而青少年和老年人比例较低的话,那么财富管理的需求相对较高。第五,财富管理机构提供相应服务的成本也将影响客户对服务的需求。我们看到,随着金融机构提供财富管理的能力的提升,诸如私人银行和家庭办公室的进入门槛在近些年大大降低了。这事实上就是财富管理技术的进步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体现。

核心观点五:从供给角度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目前呈现出多类机构业务交叉、竞争合作的特征。但整体上看,财富管理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2年资管业务牌照的全面放开开启了中国“泛资管”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基金子公司等多类机构业务范围既不断扩展又相互交叉,财富管理出现了跨领域、跨行业竞争合作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信托行业受到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的竞争;公募基金受到券商、险资和私募的竞争冲击。而券商、保险和基金子公司则得到较多的制度红利,表现为券商可与公募基金、信托展开竞争;保险可与公募基金和信托展开竞争;基金子公司抢占信托项目资源和通道业务。

注:数据截止到2013年底。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我们认为,不同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将从整体上提升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供需之间依然存在如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以产品为导向发展模式与投资者个性化服务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二是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与投资者风险认知不足之间存在差距;三是普通净值客户投资需求与中长期固定收益产品缺乏之间存在差距。在短期内,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需要着力弥补上述差距,通过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发展,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