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上海自贸区周年金改盘点:跨境人民币业务多创新(3)

上海自贸区周年金改盘点:跨境人民币业务多创新(3)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9月22日09:3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将满一年。自贸区内金融机构正抓住机遇大胆先行先试,尤其是在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领域。跨境资金池、境外借款、意愿结汇等创新业务成为各家机构角力的重头戏。

2外资银行助推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

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是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首个落地项目。其业务的实质是企业以区内账户为主账户,实现境内人民币资金池与境外人民币资金池内资金的双向流通。该政策进一步拓宽了人民币资金回流的通道,且跨境流动回流资金不设额度限制,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全球资金的统筹调配和资金的有效监控。

2013年12月5日,中国银行成功为益海嘉里(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叙做跨境人民币双向现金池业务。这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首笔跨境人民币双向现金池业务,也是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出台后的首单银行业务。

今年以来,包括渣打、花旗、汇丰等多家外资行以及浦发等中资银行通过其在自贸区设立的分支机构为跨国公司提供双向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跨国企业调配资金提供便利,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益,进一步拓展了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

多家外资银行正式进驻区内开设支行,试图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这些入驻自贸区的银行大多定位于跨境业务、创新业务的拓展主体,不少还通过设立专门业务部门或业务创新部门,专门服务于自贸区的跨境金融需求和产品创新。

作为外资银行的“领头羊”,花旗中国、汇丰中国这两家业务覆盖全球的大型外资行,均定位在现金管理与结算服务、跨境贸易融资、跨境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上。其中,尤其以服务区内企业可开展集团内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最具经验。

其特别意义就在于,在此之前,跨境的资金流动必须提供用途证明,但现在就可以是无因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资金调配,根据不同的利率、汇率进行资金安排。

今年1月17日,花旗中国宣布携手罗氏中国,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了第一个全自动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

9月18日上海银监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已有101家银行业机构与自贸试验区客户建立存贷业务关系,占全部机构的七成;自贸试验区客户存款余额1664.62亿元,贷款余额823.00亿元;自贸区客户贷款不良率为0.28%。

截至8月末,累计已有4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获批在试验区设立45家营业性网点,包括15家中资银行分行、4家中资银行支行、23家外资银行支行、2家金融租赁子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公司。

作为首批获准在上海自贸区内开业的外资银行之一,东亚银行(中国)率先拿到营业执照,于2014年1月7日正式开业,这是首家在上海自贸区内开业的外资银行。

这意味着,自贸区内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有45%都是外资银行;全上海外资银行支行总数的20%都在自贸区,亚、欧、美主要国际银行均有。值得注意的是,经国务院同意,未来还将有一家民营银行落户自贸区,届时区内银行业态有望进一步丰富。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