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我国债务风险整体与结构状况怎样(2)

我国债务风险整体与结构状况怎样(2)

上海证券报2016年04月27日08:4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我国总体杠杆率水平适中,但是金融危机以来,各经济部门的杠杆率均有上升。同时,不同经济部门杠杆率的上升幅度和绝对水平有较大差异,债务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结构性债务风险。

中国的整体债务风险情况

1.债务风险的主要衡量指标和判断标准

宏观上,一般以杠杆率衡量一国的整体债务风险。衡量杠杆率的指标有两种:一是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规模的比率(M2/GDP);二是经济整体负债规模,即各经济部门负债规模总和,与经济规模的比率(政府、居民、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的负债总和/GDP)。

对我国而言,政府部门的债务分为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包括国债、主权外债、城投债等。居民的负债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其中银行贷款占比规模高达90%以上。

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信托融资、委托融资、银行承兑汇票等。由于金融企业负债又构成了非金融部门的资产,为了避免重复计算,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统计往往不考虑通货和存款,而仅统计金融部门发行的各类债券规模。

2.当前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下,中国整体债务水平不断攀升。下面分别从衡量杠杆率的两个指标来看。

首先,2015年末,M2/GDP之比为206%,较2008年上升了56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来看,这一比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美国(约90%)、英国(150%多一点)和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均为140%左右),但比日本(约240%)等少数国家低。

其次,据社科院《中国资产负债表》数据,2014年中国各经济部门负债规模总和与GDP的比率为235.7%,较2008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来看,该比率明显低于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平均350%的水平。

综合以上两个指标,目前我国经济的杠杆率较为适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第一,各经济部门负债总规模与GDP之比不高,尽管M2/GDP之比偏高,但与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结构密切相关。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对货币供应的推高作用要远远强于其他融资方式,因此这一指标较高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

第二,衡量杠杆率高低要对杠杆率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进行综合考虑。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深化改革、消除制度障碍、释放制度红利的空间也十分巨大。如果这些潜力和动力能够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仍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将杠杆率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

第三,我国债务主要由国内部门持有,对外是净债权国,内债的安全性高于外债,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控制整体债务风险。因此,我国经济的总杠杆率比较适中,不存在全局性的债务风险。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