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投资理财 > 2016走势前瞻:银行理财市场三问

2016走势前瞻:银行理财市场三问

金融时报2016年01月05日09:11分类:投资理财

核心提示: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将继续下滑?发行规模将呈现何种态势?银行又将怎样应对“资产配置荒”的挑战?

2015年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而言,是充满荆棘的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银行理财行业作为大资管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子行业,在规模上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在收益率上,全年呈现单边下跌的趋势。那么,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将继续下滑?发行规模将呈现何种态势?银行又将怎样应对“资产配置荒”的挑战? 

收益率是否将持续走低? 

受多重因素影响,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出直线下滑态势,平均收益率从年初稳稳地站在5%以上,到年末已接近4%。 

业内专家分析称,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通缩趋势明显,导致央行采取了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6月中旬A股异常波动导致对接A股的金融衍生品规模急速下降,大量对接A股的银行资金退出之后的再配置浪潮引起“资产荒”,是引起2015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的两大主要因素。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银行非结构性封闭式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从5.25%下滑至5.05%,仅下滑了0.2个百分点,但7月至12月平均收益率则从4.95%下滑至4.39%,大幅下滑了0.56个百分点。 

“6月中旬A股的异常波动导致对接A股的理财产品规模急速下降,大量资金外逃,市场上资金过剩的情况加剧,但同时优质资产的数量却没有增加,此消彼长,资产端的收益下滑,倒逼资金端收益率下跌。”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告诉记者,相比其他金融机构,银行理财在资产的选择上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更高,筛选更严格,因此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实为名副其实的“资产荒”。 

虽然受“年末效应”影响,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稳定,甚至较高收益的产品也出现不少,不过理财专家判断,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的上扬属于时点性的表现,未来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下滑的概率仍然较大。 

“由于美元加息,我们预测2016年降息次数不会太多,继续降准的可能性则偏大,‘资产荒’的情况较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收益率恐将继续缓步下滑。”魏骥遥表示。 

发行规模能否保持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理财市场的余额为15.02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3年年底的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46.68%。 

虽然2015年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但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仍然持续增长。据普益财富数据,保守估计2015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在经济下行区间中,银行理财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展现了该行业未来发展的无穷潜力。同时,2015年各类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将行业的活力展露无遗。”魏骥遥说。 

另外,对比2015年火热但信用风险极高的P2P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在本金和收益上的稳健性使得其竞争力优势明显。 

“投资人要回归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基本理念,尽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随基准存款利率的下行而逐步回落,但由于打破‘刚性兑付’的事件时有发生,使一些信托类、P2P类等高收益理财产品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因此,从安全性来讲,银行理财产品对投资人而言,仍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魏骥遥也表示,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在安全性上的优势将持续,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也极有可能保持高速增长。 

业内专家还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利差的进一步收窄,银行寻求新的盈利点的需求极为迫切。在银行理财事业部制改革之后,银行理财也将成为未来银行贡献盈利的主要业务类型。 

银行如何应对“资产配置荒”? 

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资本市场面临着高收益资产越来越少且风险显著增加、安全性较好的资产收益率严重下滑的窘境。在资产价格不断下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寻找优质资产,保持自身在收益率方面的相对优势,将是银行理财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寻找资产、发掘资产的能力成为各家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于一些投研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的股份制银行而言,利用其在研发能力和渠道方面的优势,抢得收益和安全性俱佳的新型资产,同时顺应形势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其在资产端取得优势的法宝。”魏骥遥表示。 

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城商行而言,魏骥遥建议,在充分发挥手中储备的高收益项目的同时,要利用其地区优势深耕本地市场取得优质项目,将自身存续规模较小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建立在收益率方面的优势。 

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王增耀则认为:“市场从来不缺乏资产,而是缺乏对资产的正确定价。这是这个行业里的所有机构都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合理降低目前的收益预期,二是更有效地管理风险,获得风险调整后的最佳收益。对银行而言,银行需要将目前以预期收益型为主的产品发行结构向以净值型产品为主的结构转变,同时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给客户安全、稳健、持续的回报。”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