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央妈如愿“上位” 宏观审慎“从梦想照进现实”

央妈如愿“上位” 宏观审慎“从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2月30日08:35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央行宏观审慎框架从“梦想”照进“现实”。此时出台这一政策,与2015年的“股灾”有直接关系,与“宝万之争”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混业经营背景下,从分业监管到统筹监管的改革势在必行。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陈曦,九州证券金融市场部研究中心主管

12月29日,央行公告“人民银行召开会议 部署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这一事件与28日的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相呼应,例会公报对国内部分仅改了两个字:从“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改为了“切实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市场猜测了半天为何这么改,央行自己给出了答案。

我们认为,这标志着央行宏观审慎框架从“梦想”照进“现实”。此时出台这一政策,与2015年的“股灾”有直接关系,与“宝万之争”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认为,在混业经营背景下,从分业监管到统筹监管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为何实施宏观审慎框架?

早在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 2: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就给出了答案:“个体稳健并不意味着整体稳健,反而可能因此强化银行行为的顺周期性,加之金融发展加快了跨部门的风险传播,从而可能在宏观层面累积系统性风险,加剧经济波动”、“要考虑不同机构间相互影响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在2013年“钱荒”之后,央行再一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宏观审慎。2013年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二:危机以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探索》中,央行指出“从危机以来国际上金融宏观调控的演进看,在金融改革中提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开始强调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的统一,主张对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进行丰富和补充。”

宏观审慎框架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不同于通胀目标制或者中国的“四目标制”等盯住宏观经济指标的政策框架;二是不同于微观审慎监管。从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宏观层面盯住通胀或者就业、微观层面进行个体监管,无法避免金融系统风险的爆发,也无法避免由此引发的宏观经济大幅波动。从具体实践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授权美联储负责对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英国政府授权英格兰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并把金融监管权从金融服务局转移到央行;欧洲议会通过了欧央行将直接监管大型银行,并对其他银行监管享有话语权。

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背景是,隐性的混业经营已成事实,传统的分割监管严重滞后。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的说明中明确指出,“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具体来看,无论是2013年的“钱荒”、“债灾”,还是2015年的“股灾”,都离不开实质性混业经营的大背景。近期“宝能系”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综合运用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和通道,超常规加杠杆收购万科,更是混业经营突破监管的典型案例。

那么混业经营与央行又有什么联系呢?第一个联系在于,监管金融风险是央行的法定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混业经营导致的金融风险理应归央行管理。第二个联系在于,央行是事实上的“最后贷款人”。无论是“钱荒”还是“股灾”,央行都提供了流动性,而如果最后贷款人不具有监管权,将导致“道德风险”,即金融机构倾向于进行高风险金融活动,因为反正最后有央行进行兜底。显然,事前将央行撇开,事后要央行“擦屁股”是不合理的。

综上所述,从国际经验来看,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进行宏观审慎监管是发达国家央行的共识;从国内实际来看,在混业经营成为事实、局部风险频繁暴露的背景下,央行实施审慎监管框架十分必要。

二、从“监管商业银行”到“监管全市场金融机构”

我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数量型调控到价格型调控”,二是“从封闭的央行到开放的央行”,三是“从监管商业银行到监管全市场金融机构”。

对于前两个方面,目前已经基本成为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基本共识。从数量型到价格型调控方面,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已经接近尾声(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软约束等问题之外)。从封闭的央行到开放的央行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如火如荼,包括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加入SDR、人民币指数推出等等。

我们认为,央行可能正在从“监管商业银行”向“监管全市场金融机构”过渡。从政策顶层设计角度来讲,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提出,“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这两份文件中的监管显然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体系。从这个角度推断,央行可能已经开始着手统筹监管全市场金融机构。今日央行公告是央行首次明确提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尽管目前仍局限于银行体系,但我们认为,未来宏观审慎的监管范围扩大、构建央行主导的统筹监管是大趋势。

三、大数据时代央行正在构建

第一代央行是金本位下的央行,第二代央行是数量调控型央行,第三代央行是价格调控型央行,第四代央行则是大数据时代央行。

大数据有两重含义,一是要数据要全面,二是数据要及时。过去监管层这两方面显然都没有做到。“股灾”的重要教训之一是,监管机构对于究竟有多少资金通过配资等方式进入股市缺少准确数据,导致既无法判断去杠杆的可能引发的风险,也无法判断“救市”到底需要多少资金。

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实行统一的后台,同时央行对所有后台数据进行监控,则央行就能够掌握资金实时动向,进而识别出隐藏的金融风险。退一步讲,即使无法实现自动监控,至少可以实现当监管层意识到金融风险时,能够通过数据识别出风险究竟有多大,并进行压力测试确定最佳处置方案。

回到宏观审慎框架,其实施的必要条件仍然是数据。根据央行公告,宏观审慎监管涉及“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这七方面都需要通过数据来衡量。我们认为,构建大数据央行将成为宏观审慎框架的重要内容。(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海清FICC频道)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注明来源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