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货币政策难以防范潜在通缩(2)

货币政策难以防范潜在通缩(2)

《中国金融》第23期2015年12月07日20:47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在近似于“流动性陷阱”的状况下更好的发挥财政政策调解结构兼扩大内需的作用。加紧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财政、政府投融资、国企等领域的改革。再次需要我们加大科技投入。

通缩成因分析

对国内通缩风险的成因,目前最流行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输入性通缩,二是有效需求不足。下面我们对其分别阐述,并提出我们的观点。

对输入性通缩应当采取“欢迎”的态度大宗商品熊市带来的输入性通缩对国内通缩风险有一定影响。我们认为有两大因素造成本轮大宗商品熊市,一是全球范围的供大于求,即全球经济下行引致需求不足,与此同时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国反而扩大供给(比如欧佩克的扩大产能);二是计价货币的大幅波动,即美元趋势性走强,美元受美国经济强势复苏、美联储加息预期高涨等影响走高,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

不过以上两点都是外生变量,国内政策无法主导其变化,同时我们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我国作为大宗商品的消耗国,其价格的走低直接有利于国内的消费者,当然其有损于国内的大宗商品生产者,但考虑到我国大宗商品进口大于出口的现实,显然是利大于弊,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好的“通缩”,几乎没有理由去防范这种通缩。另外,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任何重大问题都必须立足于国内来讨论,更应注重内因。

“有效需求不足说”难以成立需要指出的是,有效需求不足的说法有较强的迷惑性。按照经典的AS-AD模型分析,通缩自然不外乎要么是AD左移,此时产出、物价都下移,这被称为是“坏”的通缩;要么是AS右移,此时物价下移,但产出扩大,这被称为是“好”的通缩。再观察我国GDP增速,近年来依此“破10”、“破9”、“破8”,今年三季度更是“破7”,仅录得 6.9%。于是一个简单而又明显的逻辑产生了:由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需求的不旺盛(结合“三驾马车”的分析)产生了负的产出缺口,导致了物价水平和产出增速的“双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会陷入欧文·费雪所描述的“大萧条”式的“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所以,央行要果断放水,以“再通胀”应对通缩。

这一条逻辑乍看十分正确,严丝密合,但深加推敲却难以成立。首先,逻辑起点—“负的产出缺口”就有缺陷。

所谓“负的产出缺口”是指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的部分。实际产出指已经实现的产出,也即当期的GDP,潜在产出是指达到“自然失业率”的产出水平,经常以历年产出的平均值代替。所以如果负的产出缺口存在,那么就应有相应的失业存在。尽管登记失业率广受诟病,调查失业率“神龙不见神尾”,但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这却是实打实的数字,再加上三季度1.09的求人倍数,很明显并没有出现我国上个“通缩”时期——1997至2002年的大规模下岗潮。从这个角度来说,负产出缺口的提法有待商榷。事实上,我们认为,环境约束的加大、人口红利的消失、创新动力的匮乏导致了经济潜在增速的下滑,这使得GDP虽然走低,但潜在产出也在降低,其差值并没有扩大。这也解释了虽然经济貌似很差,但却令人意外的没有大规模失业。

当然,应当承认,需求的疲软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排浪式消费时代的终结带来的消费不力;还是欧日、新兴经济体不振带来的外需不振;又或是过剩产能带来的制造业投资不足、房市拐点来临带来的房地产投资不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带来的基建投资不足等三大投资不足,这都是无法忽视的。但是我们认为,讨论任何问题都需要抓住主要矛盾,需求疲软固然存在,其影响也不容小觑,但只是次要矛盾,当前造成中国经济疲软、潜在通缩风险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一端。同时我们认为,观察中国经济,亟需跳出过去长期主导学术、实务界的“三驾马车”视野,更注重供给端的变量。

供给结构难以匹配需求结构是通缩风险的最主要原因。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言及的重视供给,并非是简单地复活19世纪初的萨伊定律,也并非是机械地复制20世纪八十年代供给学派的主张。因为萨伊的缺陷一是假想在物物交换时代,忽略货币的作用,二是假想在完全竞争的理想市场状况下,价格能迅速调整;供给学派的缺陷在与理论框架不成体系,造成政策建议匮乏,仅有减税 “一招鲜”,而且虽然使美国经济走出滞涨泥潭,却背负了沉重的政府债务。本文所述的供给,除了参考了前人重视供给的主张,也借鉴了内生增长模型和熊彼特创新周期等宝贵思想,是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视角来看问题。

供给端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过剩产能难以消化,因为不论是传统行业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化石,还是所谓新兴行业的风电、光伏,其产能利用率都低于75%的临界线。但如果分析链条就此打住,那与需求分析其实是同义反复,因为如果只是产能“量”的过剩,那大可以拉动需求来消化。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认为产能的“结构”出现了问题,即不是我们需求意愿和能力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落后于需求的结构,供给中“旧”的部分太多,譬如低端产业比重过多,难以提振对其的需求;“新”的部分不足,难以满足对其的需求。试举正反五例以证:

反例有三:苹果手机价格高昂,但一机难求,与此同时国内的“山寨机”早就销声匿迹,低端机陷入红海竞争;日本的电饭煲、马桶盖引起国人的抢购,与此同时国内同类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出境游成为风尚,与此同时国内景点“宰客”、“天价门票”、“投诉”不绝于耳。三者分别说明了在电子科技产品、民用家居产品、旅游服务等供给上,国内存在严重的不足和欠缺。

正例有二:国内的高铁、核能等先进产能近期频频走出国门,争取到了国外的大额订单;国产大飞机C919刚面世,就吸引了国内外的517架的大订单,这说明对先进的产能是供不应求的。

概括而言,我们认为国内经济存在通缩风险的源头,不在输入端,也不在需求端,而在供给端。供给端的突出问题在于结构不合理,“旧”的部分严重过剩,“新”的部分供给不足,这造成了一方面国内消费不振,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能力外溢、中国买家“买下全世界”的貌似令人费解的现象共存。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