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有舍有得 供给侧改革有望改善资产荒(4)

有舍有得 供给侧改革有望改善资产荒(4)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2月03日11:34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供给侧改革”迅速成为热门概念,甚至有机构提出“供给革命”的说法。在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之际,“供给侧改革”给了未来经济新常态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使我们在展望2016年之际可以从新的视角来探讨政策走向和资产组织的前景。

四、供给侧改革有望改善资产荒

1、财税体系改革将加剧传统平台类资产的稀缺性

虽然中国不可能像美英那样大规模减税,但理顺财税体系是一个酝酿多年的话题,很可能借助供给侧改革浮出水面,因此未来的潜在风险点在于,如果出台调整中央、地方财税体系的重大举措,可能会加剧各级地方政府传统平台类资产的稀缺性

目前中国财税体系的问题在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事权过大但财权不足,导致地方政府有较强的融资冲动。未来的改革方向大概率是将事权上收中央,这意味着一旦事权上收,地方政府融资的迫切性将会逐渐下降,自发自还地方债、城投债、平台类融资的供给规模可能出现削减,这同时意味着上述类型的存量债务将日益稀缺,特别是收益相对较高的城投类资产。在资产配置荒可能长期持续的背景下,一旦出现财税体系调整,传统平台类融资产品将更加受到市场追捧。

2、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大幅扩容权益类资产空间

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创新带来的融资配资业务直接推动了银行、券商、基金资管业务的大发展,在经历2015年股灾后,机构风险偏好普遍提高,资本市场带来的业务空间出现收缩。

但是,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万众创新必然要求资本市场发挥更强大的资源配置和融资支持作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未来相当长阶段内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有望带来可观的业务空间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本身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证券发行交易行政化、审批化严重,主板、创业板发展相对成熟,但新三板相对不足,导致仍有众多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融资,企业转板不顺畅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支持新兴产业及营造创业氛围。

未来资本市场两个领域的改革值得关注,一是注册制的加速落地,将简化上市审批流程,增加资本市场供给,虽然这有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但市场扩容意味着权益类资产供给的扩大,意味着配资和直投可选择对象的增加;二是发展和完善新三板,甚至建立四板市场(如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意味着有资格进行股份转让、定向融资和并购重组的主体规模扩大,这种变化既会带来资本市场融资类业务的增量空间,也会加大金融机构对权益类产品的创新力度,各种新的产品模式可能层出不穷。

3、转型升级带来的资产增量空间看好

1)并购基金类融资增长空间巨大

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放松管制,提升市场效率,这必然带来企业并购重组的活跃。

美国在里根新政后,曾出现过大规模并购重组潮,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并购浪潮(1981-1989),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联邦政府放松了对航空、银行等传统管制行业的准入障碍,因此这次并购浪潮主要集中在航空、金融、医药、石油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并购浪潮中,金融工具的创新带来并购融资的极度活跃,90%的并购资金都是借入资金,同时,一些大公司为了避免被并购,也开始出售与主业无关的分支机构。

中国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中,重组整合与发展混合所有制,都会带来巨大的并购融资空间,重组整合既包括境内企业间的大规模重组,也包括走出去类型的跨国并购,混合所有制则要求从战略投资的角度引入社会资本,未来中国的并购潮,将涉及境内、境外市场,涵盖不同所有制的全方位参与主体。

因此,并购基金或并购类融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银行与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信托等行业的合作空间广泛。

2)消费升级带来新的资产组织空间

国务院近期下发的66号文(《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对消费升级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66号文中指出的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将成为消费升级的重点推进领域,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融资需求势必迅速成长,在人口结构变化,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倒逼消费升级之际,上述领域带来的资产组织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文中还提到要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打造集消费、理财、融资、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发展消费信贷,这预示着国家层面可能会更积极的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则可能带动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大幅发展

同时,消费的大发展有望进一步充实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类型,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物业费、学费等资产证券化创新,未来健康、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涉及消费升级和人力资本深化的行业,可能会成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创新的重要平台。

3)政府引导基金、平台类基金融资看好

转型升级将从两个方面加大政府平台类基金的融资需求,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下,政府主导的创业类、科技类融资,如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包括其他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高科技和新兴行业的支持,将大有可为;二是在城投融资受限后,代替城投融资的各类政府平台基金,其中符合调结构方向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基础设施类的融资有望放量,这部分融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财税改革带来的传统平台类资产供给的减少

(作者系招商银行总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