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4)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4)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7月19日14:46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2014年底日元国际化指数回落至3.82%。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或许在两年内就将赶超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第四部分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相互促进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给“丝绸之路”享誉世界两千多年,见证了东西方互通有无、文化融合的长远历史。2013年,秉承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贸易畅通做先导,以设施联通为基础,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以民心相通为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挖掘这条世界上最大经济走廊的增长潜力。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常态下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动出口增长,加快出口模式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人民币国际化找到新突破口。

理论上讲,全球公共物品供应通常由美国等超级大国主导,并通过主权国家以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来具体落实。但是由于国际机构的制度缺陷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滑,当前全球公共物品供应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窘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需的全球公共物品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中国应当也能够承担起为全球提供公共物品的重任,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可以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从产生国际合作新理念和新模式,实现高效的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新的国际货币,建立新型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为消除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提供新手段等五个方面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给,打造最能体现合作共赢理念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两大战略存在内在一致性,必然相向而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中国是“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国,人民币国际化将直接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资金融通,对实现其他“四通”、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起到关键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提高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能够有效防范区域内金融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区域内贸易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有最大规模外汇储备和较高的居民储蓄率,随着中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可以为沿线各国企业和机构提供充足的人民币流动性,缓解贸易融资困难,促进区域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人民币作为贸易计价货币越来越得到国际经贸活动的认可,有利于降低各国对华贸易成本,便利贸易结算,同时规避双边贸易使用第三方货币的风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成立新型的多边金融机构动员全球资源,并通过人民币债券、贷款、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为重大支撑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可为“一带一路”夯实物质基础。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上全方位地发挥贸易计价结算、金融交易和外汇储备职能,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新的国际货币及其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经济金融安全锚,为维护区域经济和金融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巨大事业,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互联互通”既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又能密切沿线国家经济联系,进而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区域合作新格局。根据国际经验,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国家总体风险水平、贸易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决定该国货币能否成为区域重要货币的关键因素。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居于区域领先水平,国内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上扩大使用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人民币国际使用只要在增强便利性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继续努力,则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过程的推进,沿线国家必将逐步提高贸易、投融资、金融交易和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份额,为人民币跻身主要国际货币行列提供充足动力。

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坚持实体经济导向,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发展过去五年,贸易份额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近两年来,由于全球范围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然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金融交易虽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RII较快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较差,且存在一定风险。长远来看,支撑人民币更多国际使用的可靠力量,必须也只能是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持续需求。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巩固并提高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份额,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上直接投资、贸易融资以及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贷款、债券发行中的人民币使用规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示范效应。通过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发挥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并逐渐从美元-人民币双币计价转向人民币计价为主。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尽快建成多层次、高效率、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发挥保险、租赁、评级、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保险机构要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债券或丝路债券提供信用保险产品,下调结构性费率,构建强有力的人民币投融资管道支撑。商业银行要在海外机构设置、内部流程优化、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与新兴多边机构及政策性银行广泛合作,与保险机构共同开发风险管理工具,确保经营安全。为中国大型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和支付结算工具,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融合集团现金管理、跨境金融服务等优势资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集中收付汇、资金调拨、财务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三是提高“一带一路”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和吸引力。继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发挥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作用,在投融资活跃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推动沿线国家在贸易和基建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及支付。

构建多层次合作机制,打造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中国应该有大国担当,积极主动地提供全球公共物品,为打造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为落实互联互通的战略目标,急需构建多层次合作机制。一是在官方层面,积极构建适用于区域的多边合作框架。尽快签署贸易投资协定和全面税收协定,共同建立法律争端解决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危机处置机制,提升在重大问题上的政策协调和监管一致性,为深化区域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二是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重点打造思想交锋、文化交流、政策沟通的国际平台。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论坛等官方机制,推动建立智库、大学、文化团体等民间交流机制,充分交换意见,凝聚共识,确立“亲、诚、惠、容”和共建共享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探索有效解决现实困难的方向和道路。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成立多边合作机构。效仿亚投行运作模式,欢迎发达国家、区域外国家以自身优势资源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吸收不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尤其要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在经济建设、风险管理、区域合作和多边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四是抓紧落实各类教育和培训计划,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胜任国际交流的科技、商务、金融、法律等各方面合格人才。

为尽快实现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创造有利条件中资金融机构应当特别重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华大宗商品贸易提供融资支持,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金融交易方面提供最大便利。积极开发柜台交易的人民币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经济主体对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

大力发展境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使其更好地发挥避险和价格发现功能。鼓励国内进口商更多运用期货交易进行风险管理。总结中国(上海)自贸区黄金国际板的经验,逐步将外国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引入境内期货市场,增加对外开放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商品的期货品种。

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适时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提供稳定价格和风险管理机制。大连、郑州等期交所探索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合作模式,通过战略联盟、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拓宽“一带一路”对华贸易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为沿线各国企业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保值增值渠道。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努力推动中国标准和人民币使用建设标准不统一是实现“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的技术标准、产品与设备标准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非洲等不少国家应用中国标准已经取得了成功。应当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动中国标准应用,以便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沿线国家提供更多支持。

“一带一路”设施联通造福沿线各国,需要动员全球资金资源,共建共享。着力加强与各国政策沟通和配套,共同创新投融资合作机制。着力提高人民币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参与程度。具体来看,一是要响应沿线各国日益增长的人民币资金需求,在中国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和项目贷款(包括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中增加人民币产品,逐步提高人民币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中的使用率。二是探索境内外公私合营、银团贷款、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发行“丝路债券”,鼓励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安排中的人民币规模。三是深化货币互换合作,引导互换人民币进入当地授信系统,增加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四是推动东道国优化投资法律、土地税收等政策,改善商业环境,建立政府、私营部门、行业协会、国际机构等广泛参与的伙伴关系,在区域和国际合作框架内推进实现设施联通。

产业园区建设应当重视旗舰项目和配套人民币使用产业园区要依托经济走廊建设,重视打造“中巴经济合作走廊”等旗舰项目。产业园区布局应当与设施联通目标相协调,统筹规划,根据不同走廊的建设重点、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选择在重要节点城市、沿线港口、边境口岸等地兴建各类园区。发挥园区辐射效应,最终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代面的全方位合作格局,实现区域共赢。要采用中方与东道国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模式,建立政府首脑高层对话机制,成立政策协调机构,由双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营管理。

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可以为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看,一是园区内可开辟特定区域从事金融业务,给予税收、监管等方面的优惠,吸引中外金融机构到“一带一路”产业园区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为满足园区早期建设和区内企业运营产生的大量投融资需求和贸易结算需求,中资金融机构要及早进驻园区,开发相应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提高人民币在当地的使用份额,形成人民币流出与回流机制。三是伴随园区从起步到高速发展,逐步拓宽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从提供基本金融服务拓展到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发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欧亚地区的辐射功能。

跨境电子商务应当消除壁垒并实现人民币计价结算中国有能力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除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现实障碍。鼓励国内通讯、网络、计算机技术等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支持交通、物流等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通关便利、信息安全、金融及法律方面的配套服务。利用WT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和体系,制定与落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和条款,建立产品质量问题溯源机制,加强对通关服务、邮递快件检验检疫的监督管理。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及相关国际组织的电子商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国内企业处理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纠纷。

优化流程,全面升级跨境电子商务,为线上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鼓励国际大型快递企业与国内跨境电商企业、物流配送业进行多元化合作,促进跨境物流业快速发展。共享电商信息,构筑电商诚信交易机制,严惩跨境电商贸易中的假冒伪劣及违反行业道德的行为。发挥侨团组织作用,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应用项目的示范实施。

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跨境电子商务网站应当从现在的美元标价转向美元与人民币双币标价,未来更多使用人民币标价,使人民币逐渐成为主要计价货币。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与跨境电商结成战略联盟,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支付习惯来研发产品、提供服务,共同推动人民币结算,提高其安全性、效率和吸引力。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要尽快投入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既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需的技术支撑,也是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物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中国的支付系统不论是在技术先进性还是系统完备上,均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完全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跨境支付业务。利用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优势,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承担对外汇兑、担保和外币融资等业务。

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前,要充分利用央行间货币互换协议,通过指定离岸人民币清算行的制度安排,为沿线国家提供价格便宜、安全、高效的人民币支付清算服务,为当地支付清算系统与现有的跨境人民币清算机制实现对接提供方便。

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尽快在人民币国际化早期阶段投入使用,及早养成“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使用和接受人民币的习惯,避免未来发生过高的货币替代成本。要以设施联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利用宁夏西部云基地项目,以其为圆心,沿输油管线、电信基础设施向西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陆路通道,支持银联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展业务。

要整合、清理与人民币国际化有关的政策法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立法层次。要制定专门的跨境人民币清算支付法律,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