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没有“秘密”可言的货币政策

没有“秘密”可言的货币政策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3月02日14:27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央行应该更加注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应用,在阳光化公开政策规则(比如降准与外占减少挂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间表的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内生调节市场基准,而不是仍然习惯性的采用计划思维来管制基准利率。

赵建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作家

经济走势越清晰,政策走向就越容易判断,一致性预期就越容易触发。尤其是进入2015年,“经济探底+债务触顶+资金外流”的基本局势已经非常清楚,那么相应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就成为确定性事件。在这个既定信息集下,无论央行如何不愿意公开承认货币政策已转为积极,如何使用定向宽松等结构性话语来与改革场景保持一致,都无法消除市场对货币宽松基调的确认和消化。因此,每当降准和降息发生,分析师的点评报告里几乎都有“如我们前面预测”、“符合我们前期预期”等语句。可以说,除了在节奏和外部冲击方面还有非预期空间,当前的货币政策走向几乎无“秘密”可言。

政策走向全被看透,长期来看在主张货币中性价值观的经济体系中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符合弗里德曼的货币稳定规则,货币当局和经济主体的博弈可以通过泰勒准则实现动态调和,在卢卡斯批判的指引下,央行的强纪律性可以修正动态不一致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但是,在一个还依靠货币政策作为改革软着陆必要条件的经济体内,如果政策走向全被吃透且提前消化,那么每一次政策出台都可能只是“对过去经济形势的被动确认”,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和预期引导效果大幅衰竭;且一旦政策力度低于预期,资本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可能还会产生反向的负面效果:政策出台后,资产价格回吐低于预期部分的溢价,信贷市场的惜贷情绪进一步加重,流动性陷阱可能会越陷越深。

自去年底央行降息打开积极的货币政策通道以来,“降息+降准”交替使用的节奏已经被确认,但是实施效果即使考虑到政策时滞,对实体经济的边际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微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改革红利与政策效果不可兼得。随着利率市场化迈入最后一步,管制基准利率只剩下存款一个品种,且在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定价资金面前变得摇摇欲坠;但央行却仍然寄厚望于基准利率,希望通过下调管制基准利率推动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下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悖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商业银行总是按照“一浮到顶”来调整利率,因此每次降息却都诡异的拉升了利率,这恰恰反映了“改革红利和管制租金不可兼得”的客观处境。另一方面就是对政策的预期,从最近一次的降息效果来看,整个金融市场已经把降息作为确定性事件提前消化,因此降息的预期引导效应也大打折扣,信贷市场中银行惜贷情绪、降低资金成本的意愿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且随着风险溢价的上升和刚兑资金的黑洞效应有被动上升之势。

政策走向都被货币需求主体看透,央行预期管理的主动性效果就会越来越弱,无论宽松政策出台时前面加多少定语,经济主体关注的都只是数量效应而非结构意义。这一尴尬现象的出现,却恰恰反映了金融改革的效果:改革就是去管制化去政策化。认识到这一点,央行应该更加注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应用,在阳光化公开政策规则(比如降准与外占减少挂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间表的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内生调节市场基准,而不是仍然习惯性的采用计划思维来管制基准利率。

(作者系系青岛银行经济学家,闻道智库发起人,金融学博士后,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新华社特约分析师,人民日报海外网专栏作家。本文不代表所属单位观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李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