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央行降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央行降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1月25日09:27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从政策逻辑来看,央行似乎是希望一箭双雕,将宽松和改革同时推进。但是从政策效果来看,我们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原因很简单,利率市场化本身就是去政策化,不可能一方面让市场供需决定利率,另一方面政府还要享用货币政策带来的好处。

赵建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作家

此次降息大致来看,主要有四大影响:

1、政策层面,央行时隔多年重启降息通道,意义非凡;但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衰减,再加上没有数量工具配合,利率降低的内生动力基本没有,前几天还发生“钱荒”,可以说“降息不降准,等于耍流氓”。

2、改革层面,扩大存款基准利率浮动空间至1.2倍,利率市场化又下一城。估计再上浮一次(1.3)就完全放开了。

3、宏观层面,降息意味着宏观经济基本面很不好,金融数据和PMI已经印证。

4、微观层面,银行利差收窄,存量资金影响较增量资金大,有利于负债敏感型的资产负债结构;重定价(已订存贷合同)和基准风险(非对称降息)让银行措手不及;国有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但小企业影响不大。

从政策逻辑来看,央行似乎是希望一箭双雕,将宽松和改革同时推进。但是从政策效果来看,我们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原因很简单,利率市场化本身就是去政策化,不可能一方面让市场供需决定利率,另一方面政府还要享用货币政策带来的好处。当前,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可市场化定价的产品对体制内资金重重围剿,体制内资金正在不断向体制外资金流失。在这种情况下,还采用“计划经济”思维管制价格,只能对体制内软约束的资金(政策性、国有银行和国企)有效果,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化资金作用不大。存款利率一旦降低,资金立即会流向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等市场化定价的领域。事实也证明,央行在降息当晚,多家银行立即一浮到顶。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已经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如果不降准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货币市场资金价格,我们认为此次降息政策对融资成本的降低将不会理想。

(作者系青岛银行经济学家,兼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本文不代表所属单位观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