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衍生品 > 离岸人民币期货 > 避险需求膨胀 境外交易所唱多人民币期货(2)

避险需求膨胀 境外交易所唱多人民币期货(2)

国际金融报2014年10月20日09:03分类:离岸人民币期货

核心提示:人民币汇率步入双向波动时代所处的市场环境与40年前美国外汇期货刚刚诞生时的背景极其相似。从市场化程度来说,中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甚至比美国当时还要高。因此从市场条件来看,当前我国推出外汇期货的理由已较为充分。

海外交易所先出手

目前企业规避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主要依靠场外衍生品工具,如与银行签订外汇远期结售汇、场外期权、外汇互换协议等。

据了解,目前,人民币外汇市场可细分为离岸人民币(CNH)市场和在岸人民币(CNY)市场。其中,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经营人民币的各项业务,人民币在岸市场指的是传统的国内市场。在岸人民币市场可以细分为零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零售市场主要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与客户进行的基于人民币的外汇衍生品交易。银行间市场主要功能是为外汇指定银行提供平补结售汇头寸余缺,并提供清算服务。

吴泱表示,从交易规模来看,人民币掉期交易较多,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较少。

李志高也向记者指出,远期外汇交易在锁定汇率规避不利变化造成损失的同时,也放弃了汇率有利变化可能带来的收益。

此外,远期结售汇缺点是在企业授信不足时,金额会受到限制。

“其他一些对冲工具如场外人民币期权手续比较繁琐、成本较高。”李志高无奈地表示。

“目前汇兑风险对冲工具多为场外衍生品工具,虽然企业在场外市场通过与银行签订外汇掉期合约可以规避一些汇率风险,但是场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充分、市场不透明、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交易仍存在一定风险。”吴泱指出。

李志高希望找到更为灵活,成本更低的风险管理工具,如公开、透明的标准化风险管理工具——人民币汇率期货、期权等。遗憾的是国内市场在这些产品上存在空白。

内地市场的空白让境外交易所乘势而起,自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成功推行之后,海外交易所纷纷推出人民币期货。

早在2006年8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就推出了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的期货及期权合约。

香港交易所也在2012年9月17日推出了人民币期货交易。资料显示,港交所现有的人民币期货合约为每张10万美元(约78万港元),保证金仅15630元人民币,为合约价值的2.5%。

港交所环球市场科客户业务发展及定息产品及货币发展主管俞泰硕曾指出,人民币外汇产品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价格透明度要求亦提高,未来还将推出人民币期权和合约价值低至1万美元的人民币期货合约。

2014年4月7日起,港交所启动人民币期货夜市,新增收市后交易时段,延长时间为下午5时至11时,并新增4个季月合约月份,令合约期增至8个,最长达16个月,夜期波幅上限为升跌3%。

据了解,港交所旗下的人民币期货推出初期交投并不活跃。然而,随着人民币波动幅度的加大,港交所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也急剧增大。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季该合约的日均成交量增至约1238张,其中3月19日单日成交达6318张的新高,带动3月每月交易量同创31479张的新高。

由于人民币是亚洲货币,交易主要集中在亚洲时段,所以港交所更具优势。虽然CME的人民币期货交易推出较早,但月均交易量仅是港交所一至两成。

人民币汇率避险需求的膨胀让亚洲其他交易所也跃跃欲试。

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近日发布公告称,将从10月20日起推出人民币、日元和泰铢等三种货币的外汇期货合约交易,分别为离岸美元兑人民币、人民币兑美元、美元兑日元和泰铢兑美元。

新加坡交易所早就瞄准着亚洲货币价格发现中心位置。该交易所已于2013年11月推出6个外汇期货货币对,允许投资者结合他们在新交所股票指数敞口来管理外汇风险。这6个货币对分别是澳元兑美元、澳元兑日元、美元兑新加坡元、印度卢比兑美元、韩元兑美元和韩元兑日元,自推出以来累计名义交易价值已超过70亿美元。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