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这一波贬值的底线在哪里?

人民币这一波贬值的底线在哪里?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5月10日21:28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权威人士”经济运行L型的表态和汇率贬值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一旦美元涨势暂停,人民币可能立即扭贬为升。6月加息预期降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近期的冲高空间不是很大,预计95-96区间会遇到较大阻力,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会在6.55-6.56区间遇到较大阻力。

韩会师

今天(5月10日)早晨离岸市场美元人民币开盘后迅速突破6.54,对部分投资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微信朋友圈里有一线的同事表示“已经有客户恐慌了”。

恐慌的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从5月4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趋于贬值的态势已经维持多日,再加上部分媒体对贬值前景的渲染,难免令部分投资者心慌。

二是昨日刷遍网联网的权威人士表态,令大家对L的那一横将维持多久产生了无尽联想。在外汇市场,一个顺理成章的逻辑链条就是:经济增长仍有困难——人民币强势不利于经济复苏——人民币贬值近在眼前。股市近期的疲弱也更容易令人怀疑人民币能否挺得住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

但笔者认为,恐慌大可不必。

第一,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在年初一度逼近6.60,人民币从如此低位一点点升至6.45附近,现在有所回调不值得惊讶。难道我们一定要人民币稳定在6.45或者某一个比较高的价位才安心吗?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年人民币对美元一定会反复波动,如果出现阶段性的贬值就紧张,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人神经衰弱了。

第二,人民币近期的连续贬值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反弹,只要美元涨势暂停,人民币可能立即扭贬为升。5月3日至9日,美元指数升值了1.7%,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大约0.5%,贬值幅度并不大。虽然中间价的贬值幅度大一些,但也仅贬值了1.0%。这种幅度的贬值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制度框架下,完全是可以预期的。换句话说,在每天中间价开盘之前,各个做市银行的交易员就已经知道了中间价的大致价位,这是近期的贬值没有引起机构投资者恐慌的重要原因。

第三,“权威人士”的表态和人民币贬值没有必然联系。在权威人士的表态中,对汇率的态度非常明确:“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基本稳定”和“双向浮动”是权威人士对人民币汇率表态的关键词,这个措辞和人民币目前的波动模式没有任何冲突。央行目前遵循的“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原则本身就是为了给人民币的双向波动确定一个规则,同时使投资者能够根据这个规则形成双向波动预期,进而避免单边行情反复出现,进而干扰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虽然“权威人士”经济运行L型的表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贬值刺激经济”这个在国内十分有市场的思维逻辑,但笔者很负责地讲,从没有哪本教科书、经济学权威学者、或者权威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明确得出“货币贬值一定可以刺激一国经济增长,货币升值一定抑制一国经济增长”这个结论。

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一旦市场形成“政府必然用货币贬值刺激经济增长”这个一致性预期,那么必然后果就是全民购汇。考虑到境内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外国资产、百姓手中百万亿计的人民币储蓄,一旦形成这种一致性预期,疯狂的购汇会立即摧毁央行的外汇储备,进而彻底扰乱国内经济。这种基本常识“权威人士”不可能不懂,所以其经济运行L型的表态和汇率贬值不可能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但既然已经有了恐慌,我们不妨猜测一下人民币的贬值空间。

笔者自去年底就一直坚持一个判断: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波动的底线在6.60附近,全年波动频繁,但相对于2015年6.4936的收盘价,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未必贬值。目前笔者依然对人民币持乐观态度。

根据“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位,如果美元指数达到95-96的水平,人民银行中间价有希望达到6.55-6.58区间。但请注意,即期汇率和中间价不是一个概念。由于境内的投机性购汇目前受到极大约束,贬值不一定能够带来购汇的激增。反观结汇,如果企业和金融机构自营盘不认为美元的攀升能够持续,那么逢高出货的动力可能增强。一旦结汇大于售汇,即期汇率可能被大幅压制于央行中间价下方,并通过“参考收盘价”原则约束中间价贬值速度。

现在市场对美联储6月加息的预期明显降温,英国脱欧公投可能是近期对美元最大的支撑,这个因素的支撑力量明显不如加息。此外,CFTC期货持仓数据显示,在投机持仓中,美元指数净多头的持仓量已经连续13个星期下滑,目前的持仓量仅为2月初的五分之一。显然,市场对美元后市的反弹力度并不十分看好。

综合来看,在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降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近期的冲高空间不是很大,预计95-96区间会遇到较大阻力。果真如此,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会在6.55-6.56区间遇到较大阻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会师话市”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