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国际化对境内货币金融的影响与应对(3)

人民币国际化对境内货币金融的影响与应对(3)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4月07日16:32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不仅可能给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带来好处,并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但也会使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复杂,货币政策当局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

三、人民币“流出”、“流入”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应对

(一)人民币“流出”、“流入”会对国内人民币货币总量产生影响

在记账清算体系下,人民币流出、流入,尽管不会给我国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以及现钞的数量产生多少影响,但是,却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银行资金来源的结构和境内人民币的货币总量(M2)。这是因为,人民币流出,对境内办理清算的银行而言,其吸收的境内企业存款就会转变成境外银行同业存款(由内债变成外债),由于企业和个人的存款记入M2,而银行同业存款不记入M2,因此,会使境内货币总量随之减少。人民币流入则会造成相反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净流出或净流入的规模进行预测和监控,并提前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加以调剂,将境内人民币货币总量的变化控制在预期的目标之内。

其中,尽管人民币的流出不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但由于其纳入贷存比的一般性存款减少,就会抬高其贷存比。因此,在人民币流出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应该及时调整或取消目前实施的商业银行贷存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转而更加注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在满足流动性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超出一般性存款规模发放贷款。

(二)人民币大规模的流出、流入还将对外汇储备、外债和汇率管理等产生深刻影响。

在境外人民币的需求非常旺盛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进口大量支付人民币(人民币流出),而出口大量收取外汇,在进出口规模和贸易顺差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就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进一步加大,央行外汇储备也会随之增加,并相应扩大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扩大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扩大我国的人民币外债规模。相反,如果由于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等原因,造成境外对人民币的热情急剧消退,中国进口需要大量支付外汇,而出口又大量收取人民币(人民币回流),则人民币贬值压力就会加大,央行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外债规模就可能快速收缩,进而使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总量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应对不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在人民币大量由于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情况下,我国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等主要涉及外汇的指标,与包括本外币在内的贸易顺/逆差、资本项下顺/逆差、国家外债等指标的变化就可能发生偏离,相互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为更加准确清晰地反映人民币跨境流动和境外拥有的情况,有必要对流出去的人民币实施专门标识,银行在记账时,使用不同于国内一般人民币的专用名称(如“外汇人民币”或“离岸人民币”)及货币符号,从而方便对境外人民币的统计和反映。

(三)深化金融改革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意味着人民币总体上要不断扩大净流出(人民币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使越来越多的人民币被境外所拥有。

但如何使境外愿意拥有更多的人民币,却不是由中国单方可以决定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境外交易对手所决定的。境外愿意获得和拥有人民币,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潜在所有者对人民币的流动性(能否灵活运用或转让出去)、安全性(是否有足够的法律保护)和盈利性(利率和汇率的综合收益)与其他可替代货币进行比较后的偏好。因此,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中国需要优先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强国际影响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合法财产或权益的保护;加快发展多层次开放化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快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的发展,为境外人民币的运用创造条件;提高人民币支付结算和交易兑换的便捷性等等。

这其中,考虑到在记账清算体系下,全球人民币真正的头寸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国,最具备建立全球人民币交易和清算中心条件的就是中国,因此,中国除了积极促进和扶持境外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外,更应该下力气加快中国境内人民币全球交易中心的建立。考虑到目前我国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的可兑换,可以先在上海自贸区建立境内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为全球的人民币提供存款、交易、投资和清算等方面的支持,并通过分设账户的方式建立与国内金融市场的隔离墙,然后逐步扩大与国内金融市场的连接和资金流通,最后实现完全融合。这也是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难得的重大机遇。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不仅可能给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带来好处,并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但也会使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复杂,货币政策当局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