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利率市场化的两条主线

利率市场化的两条主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8月19日08:3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一直按照两大逻辑主线进行。第一条是价格型主线,第二条是数量型主线。商业银行在这两条主线之间,如何应对存款流失和深化资产负债管理,将是未来两年的重要任务。

赵建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近几年来,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一直按照两大逻辑主线进行。

第一条是我们常见的价格型主线,也就是在利率放开顺序上,按照所谓的“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先贷款,后存款”的逻辑进行。这条主线是离散的,存在特定的间隔和节奏。当前来看,自去年放开贷款利率以后,已经有一年的空窗期,下一步是存款保险制度和定价自律机制,可能再需要两年的时间。

第二条是数量型主线。这条主线比较奇妙,政策层不说,但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主要的表现是放任甚至鼓励可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迅猛发展,从银行理财、信托计划、第三方财富管理,到互联网金融,这些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表外的产品,对存款和贷款(主要是存款)形成了包围之势。这条主线是连续的,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它不像放开价格一样冲击迅猛,但是影响体现在产品的数量上。随着理财等替代性产品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的定价在不断的诱惑着摇摇欲坠的银行存款,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负债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于仍然固守“存款立行”的商业银行,只能不断提高营销费用,多送点大米和豆油,努力保住那些稀缺又珍贵的存款。以至于前期一些银行从业者感叹“干脆放开存款利率算了,这样变相搞理财和违规搞营销太难受了”。

这恰恰就是政策层的目的所在:通过体制外产品,从外围倒逼体制内产生内生性的市场化定价需求,让银行自己慢慢消化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以防止价格突然放开导致硬着陆风险。这也体现了政策层的中国传统智慧:两条主线同时进行,一阳一阴,一刚一柔,阴阳互补,刚柔并济。价格型主线处于阳刚之态,影响剧烈但一劳永逸,最终的完成取决于此。数量型主线阴柔连绵,影响在冥冥之中累积,能帮助政策层探路、试水,避免刚烈的价格改革带来断层风险。

认识利率市场化的这两条主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抛去信贷配给的影响,在考虑一般情形下,货币的定价遵从一般的市场规律:供需曲线交叉点决定价格。价格型主线的逻辑是通过放开管制价格,使供需双方探寻新的均衡点;数量型主线的逻辑则是放宽市场化定价的产品数量,形成价格双轨制,在动态式的蛛网调整中慢慢并轨。所以说,这两条主线几乎密不可分,直观的判断是,一旦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为构建体制外利率曲线的数量型工具就会急速减少甚至部分消失:当存款可以自由定价的时候,那些非资管意义的理财产品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因此,根据数量型主线来判断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至关重要。作为银行从业者,我们粗略判断,在现金管理冲击活期存款,理财产品冲击短期存款,资管产品冲击长期存款的态势下,加上为保住和获取存款支出的营销费用,大约已经有70%的货币实现了市场化定价。这说明两条主线的节奏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较为遗憾的是,由于数量型主线下的替代性产品只是作为变相利率市场化的工具,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统一的定价机制,所以没有完全形成可借鉴的收益率曲线,从而导致定价自律机制建设的进程比较缓慢,这是当前阻碍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跳的主要原因。而商业银行在这两条主线之间,如何应对存款流失和深化资产负债管理,将是未来两年的重要任务。

(作者系青岛银行经济学家,兼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本文不代表所属单位观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