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监管层促降融资成本 定向宽松仍需加码(3)

监管层促降融资成本 定向宽松仍需加码(3)

经济参考报2014年06月09日09:0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在目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定向宽松、微调的政策需要持续下去,在“定向降准”政策之外,仍需更多的政策配合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预判 定向宽松仍需加码

国务院5月30日常务会议强调,要对符合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一定比例的银行适当降低准备金率,同时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目前,各监管部门正在细化和落实这些政策。

不过,最近外围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市场人士担忧国内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所改变。欧洲央行日前宣布了包括降息以及向银行业提供4000亿欧元长期流动性的一揽子举措,以提振欧元区经济,避免通缩,其中欧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0.1%。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有可能推升外部资金流入中国,但是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仍在,而更多意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定向宽松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推出。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过去传统的逻辑上说,欧洲央行加大货币宽松力度意味着新兴市场将面临资金流入的压力,资金的流入将推动外汇占款回升。但是,这种逻辑可能并不适用于目前中国的情况。“可以看到,当前央行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决心很大,即进一步退出市场干预,让市场更多地决定汇率,因此,过去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大量买入外汇、从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操作将逐渐减少,这一前提下,我们可能将看到的情况是,外汇占款不会伴随资金流入的增加而走高。”他表示,从这一角度看,国内仍然需要解决基础货币的问题,货币政策仍需要一定程度放松。

谢亚轩表示,虽然央行“定向降准”的效果需要观察,但是目前看来,“定向降准”要比“普遍降准”更好。现在问题的核心不是银行体系缺乏资金,而是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佳。“普遍降准”的方法造成的后果可能是资金到达不了实体经济,还释放了全面宽松的信号。

不少业内人士估算了“定向降准”将释放的资金规模,但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定向降准”未来的效果未必如政策预想的那样好,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不是“手中有项目但缺钱”,而是有效性的信贷需求不足。因此,他建议,一方面,监管层在“定向降准”的同时为符合政策的小微企业贷款提供财政贴息,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强化担保机制,解决银行因担忧贷款风险而不敢贷的问题。“市场化的担保机制可能会将资金成本进一步推高,因此还是需要创新,引入一些政府的资金来发展担保机制。”赵庆明说。(记者蔡颖 张莫)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