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约翰牛 牵手“约汇”的感觉可好?

约翰牛 牵手“约汇”的感觉可好?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3月27日14:16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英国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已同意签署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协议,这是在亚洲以外的首个此类协议,被认为将进一步增强伦敦作为西方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许亚鑫 中国金融信息网外汇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很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横跨大西洋两岸的英美老乡,这一次似乎并没有泪汪汪,而是背后开一枪,也不知道山姆大叔躺枪的滋味如何。不过,也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英央行牵手“约汇”

英国财政部周三(3月26日)表示,英国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已同意签署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协议,这是在亚洲以外的首个此类协议,被认为将进一步增强伦敦作为西方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中英央行将会于下周一(3月31日在伦敦签署谅解备忘录。

个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去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期间,中国与英国均同意人民币和英镑的直兑,英镑也由此成为人民币第四种直兑货币。如今英国财政部所传递的信号虽然市场已经有所预期,不过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而言依然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然,山姆大叔正在因乌克兰局势的问题与俄罗斯忙到焦头烂额之际,似乎也是出卖昔日盟友的最好时机,只不过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我们其实会认为约翰牛非常的务实。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四季度,伦敦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外地区的人民币交易中占比62%,远超占比分别仅有15%、10%和8%的美国、法国和新加坡,巩固了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

尽管新加坡也有中国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提供清算服务,不过中英俩国所签订的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协议可以让人民币交易直接在伦敦结算,而完全不用绕道中国大陆的代理银行或 者香港的中国银行,必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正如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所言:“中国这样的大国应当拥有一种全球货币。中国应当借助伦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壮大人民币业务。”

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但管制政策仍使企业很难实现用人民币直接支付。自从2009年中国使香港成为其首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以来,全球和地区性金融中心就一直在激烈竞争主要人民币市场的地位,中国政府力图使人民币成为挑战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主地位的有力竞争者。新加坡和伦敦成为热门候选,东京、悉尼、卢森堡和吉隆坡也在争相抢夺一席之地。

中国希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英国希望巩固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这,完全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中英央行就这么牵手“约汇”了,留下山姆大叔对着俄罗斯泪流满面。

人民币的贬值VS英镑的升值

关于人民币近期持续贬值的背景、原因以及展望,个人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五大猜测》一文中已经阐述了主要观点,并且当时所指出的“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至2%”也兑现,接下来的二季度,中国央行是否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来放宽货币政策就非常值得我们期待了。

英国央行周三(3月19日)公布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投票赞成保持基准利率在0.5%和量化宽松规模3750亿英镑不变。英镑走高意味着通胀大幅高于目标水准的可能性下降,如果投资者认为英国经济前景向好令英镑继续升值,那么有可能会给英国复苏带来风险,预计通胀在未来几年内将接近目标水平。

英镑/美元自英国新任行长卡尼上任之后,整体上出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整个英国的经济基本面上去观察,英国经济复苏的力度较为稳健,通胀维持在较低水平,比较有利于英镑的进一步升值。随着中英俩国签署协议,在中长期内也会继续给英镑升值带来动能。只不过英镑的持续走强更多的是因为市场一厢情愿的预期英国央行将会提早加息,假如这种预期最终落空,那么英镑中期之内也有可能存在急剧回落的风险。从技术层面来看,英镑/美元的月线级别已经是出现了上行突破的态势,汇价中长期内依然还是有机会测试1.6820,甚至是1.7040水平。日线级别来看,汇价正处于触底反弹的态势,短期受到55日均线的一定压制。四小时级别来看,价格延续了1.6455低点以来的反弹势头,并刺破下行通道上轨,且触及1.6780-1.6460跌势的38.2%回撤位,假如这个位置无法站稳,那么可能引发新的回调。

日内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

09:30 中国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17:30 英国 2月季调后零售销售

20:30 美国 第四季度实际GDP终值

20:30 美国 上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

23:00 美国 2月NAR季调后成屋签约销售指数

(作者系FX168财经集团高级金融分析师)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