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张晓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

张晓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

《中国金融》2014年第2期2014年01月17日09:45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撰文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积极信号增多,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潜能较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空间还很广阔,东中西部经济有较大的互补和回旋余地,各方面加快发展的意愿很强,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也必须看到,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形势依然复杂。

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本身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已较为庞大,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和转变,潜在增长水平会经历阶段性放缓的过程,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中央银行需要围绕这些变化合理安排调控的策略和思路,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和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活动和金融产品更加复杂,传统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需要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再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政策溢出效应明显,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外部经济政策的外溢影响日益显著,同时国际上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关注也在上升。在此背景下,传统政策工具运用受到的制约增多,需要权衡把握的因素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进一步提高调控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展望下一阶段,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消费者主权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更多依靠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并完善工具体系,适当调节流动性水平,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保持资产负债总量合理和期限结构优化。

二是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数量、价格与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模式,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要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并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薄弱环节和国家重点建设领域。研究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三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商业银行重视存量信贷管理,推动信贷存量周转和结构优化。继续发展直接融资,扎实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将直接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节省”的信贷资源优先用于支持小微等薄弱环节和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同时,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促进产能过剩矛盾化解。

四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继续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建设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立健全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五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提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避险需求。

[责任编辑:姜楠]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