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五周“开天窗”

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五周“开天窗”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7月25日16:31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央行连续多周的“不作为”,已使其在对市场的流动性控制方面占得相对主动的位置,即让市场形成未来货币政策“中性+紧平衡”的预期。

新华社记者杨溢仁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伴随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五周的全面暂停,加上月末临近,当前银行间资金利率继续全面上攀。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14天和1月期品种分别攀升11.95BP、12.10BP、12.70BP、17.50BP,至3.3495%、4.1320%、4.2580%和5.4680%的位置。

银行间回购利率同样延续上涨态势,截至24日收盘,隔夜、7天、14天品种利率依次升至3.292%、4.050%和4.142%。

“当前市场上实际资金供给量少、需求量大,市场资金面比回购利率所反映出来的更加紧张。”一位商行交易员告诉记者,“就本周来看,月末市场资金需求的提升和财税缴款的抽水都是促使流动性收紧的重要原因。不过,鉴于回购利率的涨幅总体并未超出央行调控的目标,因此管理层延续‘不作为’的态度也在意料之中。”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判断,“央行对于流动性预期的管理应该是‘紧+平衡’,只要市场的回购利率不超过央行的上限,比如,7天回购利率不超过4.5%,不至于引发市场心理的恐慌情绪,央行应该就不会有出手的动作。”

陈龙进一步指出,“下周二,还将有850亿元的央票到期,而且本周还可能有存款准备金的退还。因此,只要流动性处于可控状态,央行就没必要出手。”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一线交易员均表示,央行连续多周的“不作为”,已使其在对市场的流动性控制方面占得相对主动的位置,即让市场形成未来货币政策“中性+紧平衡”的预期。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随着影响本月资金面的短期因素逐渐退却,金融机构的心理会恢复常态,对于资产负债杠杆率的调整也将逐步到位,再加上各机构对于流动性资金的充足备付,市场的流动性重回“紧平衡”下限应该是可期的。

此外,下个月还将有2580亿元的央票到期,且分布较为平均,这将对于下个月的资金面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