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三位知名经济学家探索中国金改汇改路

三位知名经济学家探索中国金改汇改路

上海证券报2013年06月28日08:5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近期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以及引发的各种市场预期和判断,无疑将成为本届陆家嘴论坛最热的话题之一。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金融改革”这些既为既定改革目标又是已探讨多年的话题。应邀参与本届陆家嘴论坛的知名经济学家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阐述他们的最新判断和独到见解。

近期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以及引发的各种市场预期和判断,无疑将成为本届陆家嘴论坛最热的话题之一。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金融改革”这些既为既定改革目标又是已探讨多年的话题,也注定成为与会官员、学者口中最为“时尚”的字眼。然而,无论何种方式及节奏的变革,都将对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因而更需慎之又慎。

应邀参与本届陆家嘴论坛的知名经济学家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专访,阐述他们的最新判断和独到见解。

屈宏斌

汇丰中国

首席经济学家

屈宏斌

未来利率市场化的重点是,继续逐步扩大浮动空间

刘利刚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

首席经济学家

刘利刚

市场已经在转向,远期人民币汇率已经开始走弱

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

首席经济学家

朱海斌

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基本面支持,而主要由市场原因推动

“钱紧”说明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够

记者:对近期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及央行反应,如何解读?

朱海斌:通过此次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央行达到了打消市场对于进一步货币宽松预期的目的,也令银行认识到恰当的风险管理是其份内事。

尽管如此,此次央行还是承担了几项风险:一,声誉风险,虽然央行坚称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似乎对银行间流动性分布不均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而且恐慌情绪下的流动性紧张状况明显超出了央行预期。此外,把其他目标看得比维持银行间利率稳定更重要,可能会影响到央行为建立利率传导机制所做出的努力。二,虽然央行从一开始就重申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中却选择紧缩银根。而货币紧缩可能会对利率和信贷供应造成影响。

屈宏斌: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恰恰证明,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还不够。表面上看,有些银行大规模套利,他们可从市场上以低利率拿到资金,投入到信托等长期限品种,赚取利差。而之所以存在套利机会,是因为某些经济体的需求,愿意付出高成本,比如房地产行业。

若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自然可缩小其中较大的套利空间。所以,这次流动性紧张给我们的教训是,应该更加强利率市场化进程,减少对利率的管制。当然,经历这次教训后,银行也会变得更加谨慎,觉得套利有风险;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将加快。

刘利刚:此次央行视银行间利率飙升而不动,主要是想惩罚银行过度从事套利交易以及影子银行业务。此后央行对银行进行选择性注资,主要是担心如果银行间市场利率继续大幅飙升,会造成部分银行违约,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

但这件事情之后,虽然央行会有想法要惩罚一些银行,但是会更注重系统性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对实体经济的伤害。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