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专家认为银行“钱荒”对实体经济冲击有限(2)

专家认为银行“钱荒”对实体经济冲击有限(2)

中国证券报2013年06月27日08:3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钱荒”得到缓解之后,流动性也不可能再像今年一季度那样宽松,市场利率水平或长期处于高位。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因此,发展创新型融资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刻不容缓,未来应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

推进资产证券化      

与此同时,“钱荒”也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加快发展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改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展创新型融资工具已刻不容缓。

中国银行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常务副主编温彬(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 专栏)表示:“当前大家都在质疑银行贷款的价格较高,但近期的货币政策报告显示价格正在不断降低,可是大家还是觉得融资贵。”他说,这是因为目前中国融资结构的二元化特征明显,虽然银行体系的贷款成本不断下降,但“影子银行”体系的融资成本却不断上升。“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资产证券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给银行松绑,将大大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关部门应想方设法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可以通过试点的方式,把商业银行一部分安全性比较高的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通过这种方式将银行资产引入债券市场。商业银行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再融资、补充资本金、增加流动性,同时把债券市场做强做大。而且,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手握的资金也可以更多进入债券市场,大大拓宽老百姓的投资渠道。

李稻葵强调:“必须注意的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之后不应在银行内部自我循环,不能是甲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完成后再给乙银行持有,而应该由社保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通过这个方式给银行及整个资本市场减压,从而最终改变整个金融结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银行信贷资产量很大,收回来再放还是信贷,但如果将部分资产通过证券化形式打包卖掉,信贷资金就腾出来可以继续发放贷款。非信贷融资跟银行信贷融资也有一定关系,非信贷融资是基础,也是商业银行信贷的补充。“如果发展好非信贷融资,可以增加整个货币供应。”

浙商银行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沈滨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来说,资产证券化才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其他的融资渠道要么可操作性不大、要么成本太高。“我们银行2008年发行了国内第一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效果很好。”他表示,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由于没有额度,大部分中小银行还不能开展这项业务。

不少专家表示,我国目前有将近70万亿元的银行信贷资产,如果能将其中的5%进行证券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减小其不断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带来的溢出效应。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