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小幅缩量续作“如期而至” 资金面扰动增多下或迎央行“补水”

新华财经北京8月16日电(翟卓 韩婕)人民银行16日公告称,今日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 操作(含对8月17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因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口径计算,公开市场净投放6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于每月中旬提前续作当月到期MLF已成近年来惯例操作,本次续作模式为小幅缩量也符合预期。一是通过降准资金置换MLF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传导至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二是适当维持MLF投放,以对同业存单利率形成“牵扯”,避免其过度偏离MLF利率。综合来看,本周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多,预计央行将适时加大投放,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MLF小幅缩量续作符合预期 8月LPR报价或继续持平

自2021年下半年起,大量的MLF到期资金逐渐成为市场对资金面担忧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MLF操作量增加对存单利率的牵引作用增强,二是未来MLF到期有增无减,央行如何操作将对市场带来直接影响,也有较强的信号意义。

针对本次操作,首先,在“量”的层面,以降准资金置换到期MLF是本次“缩量”的主要原因。通过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的叙述可知,本次缩量的“官方”理由为“金融机构可用7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部分流动性归还8月到期MLF”。

业内人士表示,7月降准释放资金1万亿元,当月置换到期MLF3000亿元。置换规模为历次降准置换到期MLF规模的最少额,且当前MLF余额仍然维持高位,为后续留下置换空间。

同时,通过降准置换MLF还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江海证券屈庆表示,央行只是续作一部分MLF,另外一部分的MLF到期资金缺口由降准来补充,对市场来说是最好的情况。“等于是用更便宜的资金替换了MLF的成本。当然,降准置换的MLF额度越多,银行拿到的基础货币成本就越低。”屈庆说。

其次,本次缩量幅度较小,仅为1000亿元,或反映出央行也需要适当维持MLF投放,以对同业存单利率形成“牵扯”,避免其过度偏离MLF利率。

具体来看,受上半年持续偏松的流动性环境和资产荒影响,同业存单收益率持续走低,当前已与MLF利率有30BP左右偏离。截至8月13日(上周五),1年期国股行同业存单利率为2.68%,与1年期MLF利率2.95%相差27BP。

此前货币政策报告一直强调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从历史经验看,当二者利差处于低位时,央行将以缩量续作MLF为主,以此维持MLF利率作为同业存单的定价锚。”中信证券明明说。

其次,在“价”的方面,2.95%的平价续作也在意料之中。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央行一再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未变或意味着不愿启动降息,若此时下调MLF或OMO利率,则意味着开始启用价格型工具,与“取向不变”的定调有所偏离。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五(20日)央行将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上月的报价中: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为连续第15个月保持不变。

展望后续,光大证券王一峰表示,8月MLF利率维持不变,且当前银行体系核心存款成本利率依然承压,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压力难以明显下降,预计8月LPR报价或将继续保持不变。

本周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 央行或适时加大流动性投放

回顾上周,资金面边际收紧,利率中枢大幅上行。截至13日(上周五),R001、R007分别较此前一周周五(6日)上行28.5BP、19.8BP,DR007上行21.1BP;隔夜、7天期Shibor分别上行32BP、20BP。

进入本周(8月16日-20日)后资金面扰动因素仍然不少。具体来看,其一,本周公开市场合计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到期规模均为100亿元。另周二将有7000亿元MLF到期,已于16日被小幅缩量续作。

其二,据广发证券刘郁统计,本周将有5812亿元政府债发行,净缴款3462亿,两者均为年初以来最高,将对市场造成一定扰动。

其三,16日(周一)为缴税截止日以及缴准日,不过8月为缴税的常规月份,规模整体不大。据中信证券测算,本月缴税规模约为17000亿元。

其四,本周将有3990亿元同业存单到期,略低于上周的4042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本周资金缺口较大,流动性面临的扰动较多,预计央行将采取综合措施,适时加大投放,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16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及7天期品种纷纷转跌。其中,隔夜Shibor跌7.1BP,报2.1050%;7天Shibor跌0.4BP,报2.1930%;14天Shibor涨4.6BP,报2.2010%。彭博援引交易员称,早盘资金面一度紧张,但央行公告MLF操作后,市场融出有所增加,资金面转松。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