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中行:暂不考虑降息 择机进行对冲式降准

中行:暂不考虑降息 择机进行对冲式降准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9月29日15:46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认为,要走出实体经济低迷、虚拟经济“火热”的窘境,货币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报告建议暂不考虑降息,并进行1次左右的对冲式降准。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9月29日发布《2016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认为,要走出实体经济低迷、虚拟经济“火热”的窘境,货币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报告建议暂不考虑降息,并进行1次左右的对冲式降准。

报告指出,经济“虚实不调”,“钱多钱少”并存埋下种种潜在风险,制约了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要走出实体经济低迷、虚拟经济“火热”的窘境,货币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暂不考虑降息。主要考虑是:第一,近期宏观经济数据有所改善,四季度经济稳定增长的概率较大。第二,基准利率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相对有限。第三,近期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降息信号意义过强,不宜使用。第四,美联储加息预期较强(特别是美国大选之后),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若降息,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二是择机进行对冲式降准。以不过量投放货币为前提,可根据外汇占款减少幅度、MLF等工具到期情况,进行1次左右的对冲式降准。另外,目前银行业息差大幅收窄、经营压力加大。相较于MLF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而言,降准可以释放部分低息资产(法定存准利率1.62%),替换相对高息的资金(3个月MLF利率2.75%,7天逆回购利率2.25%),能有效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为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造条件。

三是在流动性管理中更加重视调节利率期限结构。今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公开市场操作更趋灵活,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增减公开市场投放量,平抑市场波动,效果显著。下一步,既要继续完善流动性数量型调节机制,更要重视流动性价格型调节作用。第一,将14天和28天逆回购操作、少量多次MLF操作等常态化。第二,强化价格型调节,在抬升短端利率给债市降温的同时,适当降低MLF等的利率,即通过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提高银行满足实体经济低成本资金需求的能力。

四是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今年大规模地方债置换(5万亿元左右)对减轻地方政府还本付息压力、降低债务风险、腾挪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银行业而言,这些地方债既不能像国债一样作为公开市场的抵押品使用,也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与此同时,银行越来越依赖于向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融入资金,但融入的资金越多,银行抵押出的国债就越多,进而银行手里的流动性资产就越少,最终导致银行满足流动性覆盖比率(LCR)监管要求的压力就越大。这就使得公开市场操作与流动性监管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央行可适当扩大押品范围,将大规模置换的地方债也纳入公开市场操作的押品范围。未来,还可考虑允许置换债券在二级市场流通,提高其流动性。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