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货币市场 > 季末流动性:波动难免 总体无恙

季末流动性:波动难免 总体无恙

中国证券报2016年09月20日08:48分类:货币市场

核心提示:19日,央行开展两期限共2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700亿元。市场人士指出,短期季节性影响因素增多,季末资金面或难免波动,但在央行组合操作的调控之下料总体无恙。

中秋小长假刚过,央行为稳定跨季和跨国庆长假流动性的行动已悄然展开。19日,央行开展两期限共2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700亿元。市场人士指出,短期季节性影响因素增多,季末资金面或难免波动,但在央行组合操作的调控之下料总体无恙。

净投放在继续

19日,央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7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持平在2.25%和2.40%。因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1700亿元。

在9月上旬连续开展资金净回笼之后,自上周一(9月12日)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重新转向净投放。个中原因,自然与前期的连续净回笼叠加中秋小长假因素造成短期流动性收紧有关。据统计,中秋节前的9月12日至14日,考虑央票到期顺延投放在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分别净投放资金1501亿元、1000亿元和1350亿元。

小长假归来,央行并未收手。18日,央行开展了多达2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在对冲完顺延到期的逆回购之后仍净投放1400亿元;19日,净投放规模提升至1700亿元,显示央行资金投放力度在稳步提升。联系到央行于9月13日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央行公开市场加量和延期的操作不仅是为应对中秋小长假前后的资金市场波动,其稳定跨季和跨国庆长假流动性的行动也已悄然展开。

另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个交易日,央行连续使用7天+28天的逆回购工具组合,而暂停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想必也是出于稳定跨节流动性及资金价格水平的考虑。业内人士指出,14天回购的到期日在国庆长假期间,实际已是跨节品种,如果继续按原利率操作,于逆回购方不公,若调整操作利率,则可能造成政策信号紊乱,与此同时,近期开展14天逆回购,还可能导致长假后逆回购到期过于集中,不利于长假后的流动性管理。

季末流动性总体无恙

尽管央行已连续开展资金净投放,但短期流动性偏紧状况仍没见明显缓解。19日,央行7天逆回购放量至1800亿元也反映出金融机构对短期流动性的需求之旺盛。

交易员称,昨日市场资金面仍维持偏紧态势,需求大量集中于隔夜和7天短期品种。短期因缴税在途以及临近季度末、国庆长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机构普遍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大行等出资谨慎而中小机构需求旺盛,致机构轧平头寸仍属不易。

19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继续小幅走高。Shibor全线上行,其中隔夜Shibor涨1.4bp至2.154%,3个月Shibor涨0.41bp至2.796%。存款类机构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价格方面,隔夜利率涨逾3bp至2.23%,7天利率涨近5bp至2.45%。

市场人士指出,月度企业缴税正进入尾声,且从历史上看,9月份多为财政存款净减少的月份。往后看,真正的考验还是季末考核与长假前备付。在金融机构超储率并不高的情况下,季末考核与长假备付的双重叠加,将给短期资金面带来不小的压力。

市场人士指出,9月底前后市场资金缺口较大,需央行适时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的主要考虑就是保障跨季跨长假资金需求,稳定市场预期。目前看,央行维护中短期流动性稳定的意图明确,工具和手段也较为充足,到本月底,14天逆回购也很可能重启。总体看,季末流动性难免波动,但预计在央行组合操作护航之下,总体无恙。(张勤峰)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