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周小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身会波浪型前进(7)

周小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身会波浪型前进(7)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6年02月14日07:53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未来汇率改革的趋势是坚定不移的,不过我们也有耐心。我们希望“十三五”期间在汇率改革方面能取得长足进展,方向是更加依靠市场力量决定价格,实现更有灵活性的汇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身会是波浪型前进的,如果观察到投机成为外汇市场中的主要矛盾,就重点应对投机,等市场逐渐回到相对稳定状态,人民币国际化还会继续前进。

探索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财新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为什么如此重要?

周小川:其实,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2009年G20峰会讨论并推行的,已不是一个新概念,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人用了,不少经济体也都实施过类似的措施。但是,危机之前各方面更关注微观金融监管,忽视了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央行不能只负责保持低通胀,还要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以防出现危机,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就已经成了全球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核心内容了。

危机爆发后,大家都逐渐认识到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播会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冲击,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采取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这种问题。

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Macro Prudential Policy(MPP)”(宏观审慎政策)这一表述,这是一个包括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目标、评估、工具、传导机制与治理架构等一系列组合的总称,与货币政策是并列的。

财新记者:从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一直在推动和完善宏观审慎的体系建设,这里面经历了哪些探索的过程?

周小川: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多次说过、用过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最初是在2009年七八月份开始着手研究推动的。当时由于对形势的看法不一样,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究竟应该谁做也有分歧。在201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引入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用词,并在2011年初开始,主要依靠资本充足的自我约束和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来逆周期计算合意贷款,以及利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这是上一轮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声音试图把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说成旧式的规模管理,把它说成是一种行政性手段。实际上,不应该这么理解。人民银行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对于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没有太多激励约束机制,有的只是2004年确立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后来提出了资本自我约束的合意贷款规模计算,主要依据还是资本,但是资本里头引入了逆周期测算的因子。因此,这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致的,但是跟国际上的用法又不完全一致,也是结合了中国国情。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然的话,三期叠加效应会更突出。所以,目前搞升级版也是顺理成章的。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