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上海自由贸易区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近万亿元

上海自由贸易区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近万亿元

中国证券网2015年12月08日08:17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各类境外融资累计发生共1150亿元,其中,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260多亿元,累计有218家区内企业发生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达到3400多亿元。

7日,数据显示,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各类境外融资累计发生共1150亿元,其中,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260多亿元,累计有218家区内企业发生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达到3400多亿元;同时自贸试验区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也得到了稳步的推进。

据介绍,自贸试验区第五批金融创新案例有12个,其中含4个科技金融创新案例,分别在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以及跨境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在利率市场化创新方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自贸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发行、交易与信息服务。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2日,首批8家试点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贸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俞北华在自贸试验区第五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称,截止10月底,上海自贸区共有38家单位进入分账核算单元,累计开设自由贸易账户约3.6万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将近万亿元,约占全市的42%。建行、招行、光大、浦发行和华瑞银行都成功发行自贸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全部获得足额认购,总发行量29亿元。

俞北华称,该创新有利于完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利率定价机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促进全球人民币资金在上海集聚,加强自贸试验区金融市场与境外人民币市场的联系,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跨境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俞北华介绍,这项创新主要包括自贸试验区内证券公司跨境借款、自贸试验区多品种混合银团贷款、FT跨境理财业务。据悉,海通证券以自贸试验区分公司为借款主体,利用自贸试验区平台借入海外低成本资金,用于其购买中资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的债券;浦发银行成功发行首单FT跨境理财产品,规模为5000万元,收益率为3.6%,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区内企业的信托贷款收益权。

除此以外,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也做了创新。上海银监局在全国首创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针对法规未覆及、法规不明晰、政策无操作细则的领域,设立绿色政策通道,允许上海自贸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拟先行先试的非行政许可类的新产品、新业务,通过“自主申请、监管指导、个案突破、持续评价”的方式,有条件率先试点。

上海保监局也开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监管改革试点。据介绍,该试点一是采用“互联网+保险中介监管”的方式,以创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登记机制为切入口,加强对保险中介机构法人治理的监管;二是建立7*24小时全天候电子化股权信息平台,实现保险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传递互联网化、与工商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电子化。

同时,上海自贸区也针对科技型企业在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科技金融、金融市场方面进行创新。

最后,俞北华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支持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特别是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金改“40条”的落地实施工作,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不断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努力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