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央行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稳定金融市场

央行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稳定金融市场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0月15日19:29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澳新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并不是一种量化宽松,中国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改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提升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中国人民银行10月10日宣布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澳新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尽管该政策并不是一种量化宽松,中国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疲弱且通缩风险上升,重申央行需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可能再次降息。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改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提升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报告指出,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试点,从之前的两个省扩大至九个省市,允许银行将其信贷资产作为质押向央行再贷款。

根据中国央行的公告,央行的各个分支机构可以根据各自标准评估信贷资产的质量,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可以纳入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向央行申请再贷款。这一新措施将改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也将解决目前银行申请央行再贷款的合格质押资产不够的问题,从而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和中小企业。

这一政策前期仅在山东、广东开展,央行本次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进行推广。

图表1中国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和其它主要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的比较

来源:彭博,各国央行,澳新银行

报告认为,这一新政策并不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政策,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将2015年的M2增长目标设定为12%,低于去年的13%。央行并没有宣布过要调整M2的增长目标,也不太可能扩大其基础货币以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这一措施应该被视为央行将早前推出的在贷款政策范围扩大到更长期的再贷款,而非引入新的政策机制。

第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长期性的质押再贷款,但量化宽松在很多国家都是短期性的政策。正在推行量化宽松的国家最终都会推出这一政策。其中,美联储已经开始逐步减少量化宽松,并将开始利率正常化。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本质上都是短期性的政策。

第三,量化宽松政策是积极性的资产购买政策,主要目的是维持较低的利率环境。中国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一种质押行为,并以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央行被动发行债贷款。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流动性短缺的出现,并增强银行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流动性变化的能力。

最后,其它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时,利率环境与中国大不相同。实施量化宽松的国家的利率水平接近于零,而中国的基准贷款利率仍为4.60%,存款准备金率为18%,仍高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因此,央行仍有可以继续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并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此外,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经济体并不像中国这样仍拥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因此,中国通过冲销和反向操作,仍可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不仅与量化宽松政策不同,这一政策还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计划的完成,这一置换计划也被误以为是一种量化宽松政策。地方债置换计划目标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更为透明。延长地方债务的期限还可以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由于商业银行既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大量贷款,也是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买家,它们可以利用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抵押,向央行申请再贷款,但也需通过央行对其信贷资产质量的考核。

由于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允许银行使用债券资产进行抵押(而非直接购买资产),这一政策的性质类似于欧洲央行的长期再融资计划,其目的在于增强银行将流动性不强的资产进行套现的能力。我们目前并不了解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具体技术操作细节,例如,央行会否对这些资产的价格实施一定的折扣率等。此外,据报道,央行表示这一政策将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领域。因此,这一政策的核心精神与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定向准则一致,其底线是央行将不会通过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直接进行资产购买。

报告还指出,尽管这一政策并不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但我们认为,央行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央行将继续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来放松货币政策。由于经济活动和商业前景仍持续疲弱,银行对实体经济仍然惜贷。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得市场利率仍保持在低位,但银行对非政策类的经济活动的贷款支持仍相对冷淡。我们重申,中国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预料央行在第四季度将再降准50个基点。如果CPI进一步走低,央行还可能再降息。

目前央行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由于信贷风险上升,商业银行仍维持审慎,新增贷款的增速不太可能与M2的增速同步。目前,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与同期限的货币市场利率相差达到200个基点。因此,政策的重点应该带是深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非向市场大量注入资金。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