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带一路”战略开展重要前提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带一路”战略开展重要前提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3月16日11:19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我国资本和产品对外输出以人民币为载体,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助于提高国内各个部门参与积极性;人民币国际化便利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相关贸易、投资规模的进一步上升;人民币结算可以规避大宗商品美元价格波动引起的汇兑损益,最大化包括我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获得的收益。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招商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布局,为“一带一路”战略铺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人民币国际化为“一带一路”铺平道路,“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等人在报告中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带一路”战略开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总供给水平早已满足“一带一路”规划,但过去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限,产能输出缺乏合适的载体。以人民币的形式对外输出可以最大程度锁定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和产品的流动方向。

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作用包括:第一,我国资本和产品对外输出以人民币为载体,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助于提高国内各个部门参与积极性。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便利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相关贸易、投资规模的进一步上升。第三,人民币结算可以规避大宗商品美元价格波动引起的汇兑损益,最大化包括我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获得的收益。

以下为报告摘要:

一、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开展的前期准备

1、贸易开道,构筑人民币区跨境流动基础

东亚各经济体在产业结构上与我国存在较大互补性,贸易往来频繁,构成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基础。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已把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提高贸易往来的便利性,减少了以美元计价给跨国贸易带来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尤其在东南亚区域内贸易中,人民币表现出较好的可接受性。事实说明人民币作为区域贸易国际结算货币的市场需求已经基本形成。除了交换媒介,部分周边国家还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人民币有条件成为在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货币。

人民币区域化程度不断提升有其合理性。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尚不具备货币全面国际化所需的国内金融市场条件。现阶段我国在人民币区域化的过程中逐步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并以“中华经济圈”为核心区域创立钉住共同货币篮子制度,以逐步积累与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抗衡的能力,提升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对风险和冲击的能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好准备。

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循环规模,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渠道。这一过程的实现是可以借力于国家战略的帮助,通过人民币对外信贷、ODI等方式加快人民币输出过程,逐步建立起人民币境外循环体系,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繁荣。

2、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接受度持续上升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国际化正式提速。时至今日,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如下成果: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结算在全国展开、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获批、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人民币互换协议扩增以及更多的人民币境外清算行设立。

首先,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逐年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2011年的8.8%提升至2013年的17.9%。自2011年国内企业允许使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以来,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大幅提升。2013年,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56.5亿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为4481亿人民币,分别是2012年的2.94和1.79倍。中国银行人民币跨境指数(CRI)由2012年3月的115提升至2014年10月的242,这反映了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使用的活跃程度提高。不过可以明显看出,2014年以来贸易结算的增长率明显下滑,这主要受到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人民币在境外吸引力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迫切需要为贸易结算规模扩张提供新的动力。

其次,资本项目下证券投资管理也逐步放松。至2014年年末,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扩大至95家,地域包括香港、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累计批准投资额度达2997亿元。

第三,人民币逐步成为部分国家的储备货币。截至目前,已有韩国、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尼日利亚、日本、柬埔寨、俄罗斯和菲律宾等国央行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货币。目前,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中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其中有19家为我国周边区域国家。虽然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较低,但这是人民币发挥价值储备这一重要国际货币职能的开端。

可见,经过多年的布局,目前人民币区域化已经取得突破,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持续上升。无怪乎,我国央行在今年终于丢掉“人民币跨境流动”这一掩盖,名正言顺地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我国的产能和技术能力早已具备了实施“一带一路”规划的能力,但只有人民币逐渐具备区域货币的性质,我国资本与产能的输出才找到了合适的载体。否则,“一带一路”规划更多地还是为美元作嫁衣裳。

二、人民币国际化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

2013年以来,我国领导人积极推动周边国家外交,为“一带一路”规划布局。规划涉及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蒙古、韩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以大批能源、基建合作项目。与此同时,与沿线国家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也初具成效。自2012年6月首笔人民币兑哈萨克斯坦坚戈交易的国际贸易结算实现以来,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向哈萨克斯坦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3.5亿元,实现我国

对中亚人民币输出的重大突破。位于中国与中亚合作最前沿的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积极实践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2013年8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成为全国首个“境内关外”离岸人民币创新金融业务试点区,享受比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更优惠的特殊离岸人民币政策。在该合作中心内,人民币可与周边国家货币自由兑换、挂牌交易,开展人民币融资业务。

1、人民币国际化保障我国资本输出

通过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贷款,“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输出。按照顶层设计规划,2014年7月,中国已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共同发起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国平均出资。2014年10月,由中国倡导发起,包括印度、新加坡等意向创始成员国共同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根据《筹建亚投行的政府间框架备忘录》草案,亚投行注册资本金有望达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提供500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规模达1000亿人民币的“丝绸基金”筹措成立,资金来源于外汇储备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三家机构,其中外汇储备出资占比65%,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投公司各出资占比15%,国家开发银行出资占比5%。无论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丝路基金,共同目的就是通过向“一带一路”沿线的公路、铁路、通信管网、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实现人民币资本输出。

对于资本输出而言,采用何种币种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若继续采用美元,则“一带一路”规划势必要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掣肘,美元币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对外输出的效率。目前,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美国货币政策即将进入加息周期,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资本流动风云变幻,若以美元作为资金载体,将会导致“一带一路”规划实施不确定性的上升。

过去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偏低,人民币境外清算网络尚未开始布局,人民币跨境流动存在诸多不便。尽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普遍资金欠缺,但人民币贷款对其吸引力有限。实际上,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需要采购我国产品。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后,使用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融资,这些国家再用人民币向我国企业采购产品便是顺理成章之事。由此,人民币国际化便利了我国资本输出,相关国家也愿意接受人民币贷款资金,在“一带一路”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助于保障我国的利益不受侵害。

2、人民币国际化便利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国际贸易

2009至2013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平均贸易量占我国总贸易量24.55%。随着“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合作,预计双边贸易规模将呈现不断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贸易结算中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攀升。以中亚国家为例,2006年以来,我国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签署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协议,2009年12月中亚天然气管道全线通气。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投资和能源合作,双边的贸易量也逐年攀升。管道修建期间,2007年中哈贸易年增长率达66%,2008年中土贸易年增长率达135%,项目投产后,双边贸易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一带一路”战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全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8个,涉及23个国家。目前看,无论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新加坡、中国与巴基斯坦、中国与冰岛,还是即将落地的中韩自贸区以及GCEP(10+6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相关经济体都处于“一带一路”之上。

从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案例可以看出,“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将切实拉动我国与相关国家贸易规模。我国向这些国家出口相关设备、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服务,带动我国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提升。“一路一带”国家对我国出口规模也将上升,以偿还债务。从媒体报道可以得知,相关国家甚至还可能通过物物贸易形式来交换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出口。例如,我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项目,泰国方面就准备使用大米来换取我国为其修建铁路。如前所述,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这部分国际贸易都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这样能够带来贸易效率的提升,便利双边贸易,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规模。

3、人民币结算规避大宗商品美元价格下跌的汇率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资源出口国,大宗商品出口在其出口中占较大比重。据2011至2013年平均出口数据,哈萨克斯坦矿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金额的80%,矿产品及金属出口金额占印度总出口金额44%;对华出口中,矿产品出口占哈萨克斯坦对华总出口的71%,矿产品及金属制品出口占印度对华总出口的46%。目前看,大宗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破解,美元持续走强对商品价格更是雪上加霜。因此,绕开美元、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使用人民币交易,可以使双方企业避免因美元币值的波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规避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引起的潜在风险。

4、“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也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人民币已经发展成为第五大贸易结算货币。如前所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的出口贡献已经达到25%,“一带一路”规划实施势必会增加人民币在相关国家贸易结算和计价的使用比例。目前,我国已与多家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部分国家也建立了境外人民币清算银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可以预计中国金融机构在相关地区的分支机构将进一步增加,境外人民币结算网络将一步拓展。

另一方面,境外人民币存量不断上升。中国人民银行需要为这部分资金提供足够的回流渠道,这也是相关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的重要推动因素。央行认为丝路基金将有利于加快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取消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地域限制,英国已于去年试水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这有助于非主要金融中心地区人民币资本项下回流渠道的建立,在配合“一带一路”具体项目融资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扩宽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后者为前者铺平道路,前者为后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