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新常态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新常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9月22日08:38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新常态对应着金融新常态。转型都是问题倒逼的,不存在问题,没有银行会主动转型,因为转型是有成本,有阻力的。银行转型的根本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关键是经营模式的改变。将资产管理作为战略重点业务。

赵建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经济新常态的虚拟镜像是金融新常态,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必须要在金融新常态中,重构自身的盈利模式,由厌恶风险、存款立行、营销驱动,向经营风险、资金立行和产品驱动转变,建立大风险、大资金和大产品运营体系。

一、关于金融新常态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新常态对应着金融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增速换挡、政策消化、转型升级三期叠加,对应着的金融新常态主要表现是:

(一)不良率居高不下将成为常态

银行是周期性行业,经济快速增长期,资产质量问题可以忽略;但经济一旦下行,各种风险就会暴露。根据经验,10%左右的GDP增长率下银行不良率可能不会超过0.5%,但一旦GDP增长进入7%左右,不良率将会快速上升到1.5%附近。我们判断,金融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资产不良率将长期平均在1.5-3%之间,如果加上表外风险的侵蚀,为保持可控的不良率每年需要消耗8000亿左右的拨备。因此,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应该适应2%左右不良率下的“带病生存”。

(二)存款增长乏力将成为常态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市场、机构、产品的多层次化、多样化,理财产品、货币型基金、互联网金融、对公现金管理、大资产管理等都对传统的银行存款产生替代,储户习惯正在改变,尤其是年轻客户金融多元消费意识的唤醒,使银行存款逐渐成为劣等保值品,造成了一般存款不增反降,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上升的局面。因此,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应该适应存款上不去的经营局面。

(三)利差持续缩窄将成为常态

利率市场化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一层纸了,但是鉴于当前信用风险比较严重,利率市场化还不敢轻举妄动。但一旦利率放开的环境允许,利率市场化将会完成最后一跳。这是明的利率市场化,还有一条暗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可市场化定价产品的倒逼包围,这一块加上揽储费用,已经提高了付息成本,造成了事实上的利率市场化,大大缩减了利差。个人认为,考虑到经营费用、存款准备金、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中国商业银行的最低利差承受点可能在1.6-2%。成本控制好的银行可能承受利差缩到1.6%,成本控制不好的可能到2%就亏损,也就是盈利难以为继了。因此,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应该适应由于利差缩减带来的盈利压力。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