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戴琳琳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过去六年,其间美元经历几轮大起大落,霸权地位频遭质疑。在此背景下,人民币乘机而上,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在支付、储备等方面成效明显。
展望未来,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预计加息计划早于欧洲和日本,将支撑美元迎来新一轮上升期。中长期来看,美元的霸权地位仍难以撼动,但本轮美元升值不会造成亚洲货币崩溃,我仍可渐进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维持币值稳定,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美元几经大起大落 未来将进入上行期
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化的美元指数在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一度大幅走高,此后受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态势及美国量化宽松(QE)政策影响,出现几轮大幅震荡的行情。
2008年雷曼破产之初,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全球,投资者将美元的避险功能发挥到极致,大量资金进入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大涨。2008年底,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并推出第一轮QE。受此影响,美元汇率进入下行通道,直至2009年12月迪拜危机,恐慌情绪主导美元指数从谷底反弹,进入持续半年多的上升期。2010年底美联储推出第二轮QE,美元再次掉头直下,2011年基本维持弱势局面。
2012年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的一年,欧盟主要经济体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务状况亮起红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接连下调欧盟主要国家的评级,“欧元崩溃论”的警告不绝于耳,市场恐慌情绪再次推升美元。2012年下半年美联储在资金面的再度宽松令美元指数从接近84的年内高点跌至80以内。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美元汇率更多地受市场恐慌情绪左右;在经济有所好转的背景下,市场关注点开始回归经济基本面。
自2012年底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明显趋强,就业、房地产、汽车以及金融市场均出现实质性改善,表现好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从而为美元在2013年走出两波高峰提供了有力的基本面支撑。进入2014年,由于第一季度美国遭遇极端严寒天气,工业生产、零售业等均不同程度受挫,美元指数并未如市场预期那样出现大幅上涨,但从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复苏力度明显增加,加之美联储将于10月份完全退出QE,加息讨论日益激烈,均为美元上行提供了一定支撑。
尽管美联储显得很谨慎,但仍会比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更早上调利率,市场普遍预计加息时间为2015年年中,有可能提早或推后一两个月,如果经济数据大幅改善,也不排除今年年底加息的可能性。汇丰控股亚洲货币研究主管保罗•梅克尔认为,目前美元处于牛市周期的初始阶段。
从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元进入上行通道,这也令市场担忧,上世纪90年代美元大幅升值造成亚洲货币大崩溃的情景是否会重演。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元升值将会引发资金流向美元资产,减少美元流出,从而导致那些依赖美元流入的市场流动性下降,但美元回流并不会再次冲击亚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北亚拥有很高的经常账户盈余;二是美国投资者度外投资关注经济增长潜力,东南亚国家并没有什么问题;三是人民币和日元汇率主要受各自央行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