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智库报告:逾六成投资者对人民币前景乐观

智库报告:逾六成投资者对人民币前景乐观

上海金融报2014年02月28日10:45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道富集团委托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62%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前景乐观,认为人民币最终将超越美元,成为国际最大的储备货币。大部分受访者预期中国将在10年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化。

日前,道富集团委托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境内及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见解存在重大差异。该报告还向200名机构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62%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前景乐观,认为人民币最终将超越美元,成为国际最大的储备货币。

1、预期10年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化

这份名为《人民币的崛起:从国内和海外看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报告认为,中国政府会按承诺完成金融改革任务,但只有11.5%的受访者表示,从未预期中国会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值得注意的是,总部设在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持较大怀疑态度,21%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表示从未预期中国会完全实现金融自由化,而只有2%的境外投资者持相同观点。此外,另有8%的中国机构投资者认为金融全面自由化需要20年的时间。

不过,大部分受访者预期中国将在10年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化。虽然人们对金融自由化的总体方向颇有信心,但是短期改革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大多数境内机构投资者预期中国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取消利率上限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然而,境外受访者对此较为怀疑,只有38%的受访者预期中国将取消利率上限,相比之下,54%的中国受访者持相同观点;同时,47%的受访者预期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相比之下,51%的中国受访者持相同观点。

报告指出,境内外受访者之间的最大分歧在于对银行部门改革的不同观点上。大约47%的总部设在外国的机构投资者认为,他们预期中国未来三年内将实现银行部门私有化,相比之下,只有19%的中国机构投资者持相同观点。后者认为,银行部门私有化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他们更希望看到能强化现有银行并使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改革。

“我们认为银行部门改革本身已经完成了。”参与本报告撰写的中国的银行代表说道,“未来十年中国银行部门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在汇率自由化的环境中竞争。”

总部设在中国的投资者认为,中国银行部门私有化既无必要亦不可能,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更加深切地了解国家对金融部门的管制在实施经济政策中的重要性。确实,大约6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化的主要障碍为,中国政府需要支持其经济增长,相比之下,只有39%的外国受访者持相同观点。同样,70%的总部设在中国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不良借款行为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化的障碍之一,相比之下,只有58%的外国受访者持相同观点。

另外,中国机构投资者认为将在岸交易中心(如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和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列为两大最为重要的改革措施。与此相反的是,外国受访者认为,放宽中国银行境外筹资贷款限制和银行部门私有化,为中国两大最重要的改革方向。

2、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人民币最终将会超越美元

报告指出,中国机构投资者对金融自由化的潜在利益表示乐观。30%的总部设在中国的受访者预期,到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两大交易货币之一,但外国投资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不过,大部分外国受访者预期中国将拥有世界第六大交易货币,而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预期人民币将保持其目前第九名的位置。

由于对中国经济比较乐观,总部设在中国的受访者也认为,如果金融自由化如期实现,会对经济发展更加有利。大约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金融自由化将促进经济增长,相比之下,只有48%的总部设在外国的投资者持相同观点。此外,54%的总部设在中国的受访者预期金融自由化将提升中国出口市场的地位,相比之下,只有38%的中国境外受访者持相同观点。

报告指出,当谈及金融自由化对人民币估值的影响时,41%的受访者预期中国在实现金融自由化后会经历人民币升值的过程,而31.5%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会因为国内储蓄者试图实现其境外持有货币的多样化而贬值。在国内受访者中,45%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将在金融自由化后升值,此外,有37%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将贬值。

海外投资者并未就人民币是否升值有太大的争论。37%的总部设在外国的投资者预期人民币自由化将不会对汇率产生较大影响,相比之下,只有18%的总部设在中国的投资者持类似观点。

报告还指出,所有受访者中过半数者认为,人民币最终将会超越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储备货币。总部设在中国的受访者比较乐观,61.9%的受访者表示人民币将会超越美元,43.4%的非中国机构投资者也认同这种观点,只有11.2%的受访者表示并未预期人民币将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其中,中国境外受访者为16名,国内受访者为6名。前者最常提到的原因是,人民币的流动性绝对不足以涵盖所有资产类别,并作为一种储备货币的选择,而且人们不相信人民币可以作为保值手段。与此同时,境内机构投资者中绝少数的人表示,人们会担心来自其他经济强国的反对,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

3、上海自贸区将促进离岸市场发展

报告指出,去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受访者普遍对其表示乐观,并认为扩大上海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作用是中国政府的主要目的。21%的受访者表示,上海自贸区未来三年内将实现离岸人民币产品组合交易的快速增长,其速度将仅次于香港。

外国机构投资者则认为离岸人民币产品组合交易增长会加速,49%的外国受访者表示,新加坡、台湾地区、伦敦或纽约的增长将会最快,相比之下,只有27%的中国受访者持相同观点。离岸受访者对新加坡的前景尤其乐观,19%的离岸受访者预期新加坡在未来三年增长最快,相比之下,只有8%的中国机构投资者认为新加坡将在同样的期间内实现人民币产品组合交易增长。报告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投资回报期。较远地区的金融中心仍然与香港密切合作,在香港进行大部分人民币结算,同时瞄准当地公司的人民币业务增长。

报告称,尽管上海自贸区的增长对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竞争,但其对离岸市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上海自贸区制定新的在岸交易方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助力离岸交易中心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代表说道,“除这些交易方案的直接影响之外,上述方案的制定即表明中国监管部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态度。”

然而,部分境外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政府很可能会审慎进行。“政府对企图利用低贷款利率的中国大陆公司所发行的离岸人民币进行严格监管,同样,在中国运营的想要将“点心债券”的人民币收益调回其国内的外国公司也受到严格监管。”星展银行(DBS)执行董事兼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卡里弗德·李说道。

“这种监管虽然非常必要,但会相应地抑制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很可能会维持审慎政策,使该市场以更加温和的速度发展。但是,可能有许多债券发行方和投资方更加期待短期内市场有深度发展。”卡里弗德·李补充道。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