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丁志杰:上海自贸区以创新倒逼金融改革

丁志杰:上海自贸区以创新倒逼金融改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12月04日15:12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既包括国内金融改革,也涉及对外金融政策改革,如何协调推进这些改革是个巨大的挑战。央行30条意见中有多项打通境内外金融市场的措施,这就使得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利用利差、汇差进行跨境套利成为可能,从而对国内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形成压力,从而推动有关改革。

央行30条意见开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大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丁志杰 为中国金融信息网撰稿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2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简称央行30条意见),既是对国务院关于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深化金融开放创新的落实,也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金融改革提出的要求。从上海自贸区出发,到全国推广,新一轮金融改革大幕开启。

上海自贸区是金融改革的试验田

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未来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既包括国内金融改革,也涉及对外金融政策改革,如何协调推进这些改革是个巨大的挑战。要把上海自贸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实验区,这些金融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上海自贸区作为这些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创新性使用自由贸易账户进行试验

自由贸易账户是指在上海自贸区内开立的实行分账核算管理的银行账户。基于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划分境外、区内、境内区外三个不同区域,区分自由贸易账户与一般账户,分门别类地对自由贸易账户的资金往来和筹集运用做了具体规定。这样一方面把拟进行的金融改革开放举措融入自由贸易账户之中,另一方面也有效地保证这些措施在未成熟的情况下不向区外境内扩散,以便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打开“走出去”的通道。这类账户是上海自贸区内的机构、企业和个人开立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宽进严出,政府是我国海外资产的最主要持有者,要形成大体对称均衡的资本流动格局,未来一段时间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是放松国内机构、企业和个人在海外持有资产的限制,让私人部门成为海外资产的持有主体。央行30条意见对居民自由贸易账户赋予了多项投融资汇兑便利:跨境直接投资不需审批可以直接到银行办理收付、兑换业务;符合条件的个人可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开展境外证券投资和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这些措施都是资本项目“走出去”一端的开放措施,过去都是受到严格管制甚至禁止的,这些举措在全国推开将使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大大提高。

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拓宽“引进来”的渠道。非居民是指核心经济利益不在我国的经济主体,主要是境外投资者。我国长期实行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外资政策,后来采取QFII等有限开放措施开放资本市场。央行30条意见对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也赋予了多项投融资功能:在上海自贸区就业的境外个人符合条件的可开立境内投资专户,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区内机构和企业可在上海地区的证券和期货交易场所进行投资和交易;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可按国家有关法规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

利用境内外市场一体化机制倒逼其他改革

央行30条意见中有多项打通境内外金融市场的措施:探索在区内开展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区内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基于自身风险管理需要,可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工具交易。这就使得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利用利差、汇差进行跨境套利成为可能,从而对国内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形成压力,从而推动有关改革。正因为此,央行30条意见中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具体措施不多,力度也不大,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使用倒逼机制符合我国的国情。按照经济自由化顺序理论,一般是先进行国内改革,然后再对外开放。这个一般顺序的前提是封闭经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开放,而且还有特定的开放模式。以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的对外开放模式推动了我国经济起飞和发展,但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出现了开放低效益、经济结构扭曲、货币发行美元化等问题。如果单独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导致国内利率、利差进一步攀升。有必要协调推进对外开放模式转型和国内金融改革,包括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对外金融政策可能还要先于利率市场化等国内改革。

上海自贸区主要发展在岸金融业务

自由贸易账户主要不是离岸金融业务。自由贸易账户实行分账核算管理,类似分离性的离岸金融业务模式,尤其像美国的国际银行业便利,导致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是离岸金融业务,引起对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担心。事实上这是两码事。离岸金融业务主要是针对非居民,而自由贸易账户不仅有非居民还有居民,而且主要是居民。实行分账核算管理是因为有关政策处于试验阶段,所以将区内视同境外。而且,要产生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必须具有一般性,是在岸业务而不是离岸业务,否则就与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初衷背道而驰。

上海自贸区目前也不适合搞离岸人民币业务。美国设立国际银行业便利的最初目的是吸引境外美元回流美国,以便增强纽约的金融中心地位和对国际美元的控制力。美元离岸业务的产生是躲避管制的结果,因为没有缴纳存款保险和存款准备金等带来的管制成本,离岸美元的存款利率可以比美国国内高,而贷款利率可以相对低些,美国国际银行业便利不得不采取完全自由化的政策。目前,我国国内的利率要高出国际市场很多,境内的人民币利率也比境外的高,和当时美国美元的情况恰恰相反,不需要搞特殊化政策,包括境外的人民币资金也愿意流向境内。

在上海自贸区试验期过后离岸业务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自由贸易账户有非居民账户,这部分属于离岸业务,但目前不是发展的重点。为了防止套利性、投机性资本流动,央行30条意见也对有关资金来源运用做了严格限定。随着两三年改革试验的结束,境内外市场趋于一体化,对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限制才有可能放松,离岸业务也可能会有所发展,加入全球离岸金融业务的竞争。

(丁志杰,毕业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国金融40人(CF40)成员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发展金融、金融制度比较等。著有《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国际金融》等书。)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