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短期资金面仍宽松 公开市场连续三周净回笼

短期资金面仍宽松 公开市场连续三周净回笼

中国证券报2013年09月18日09:09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目前跨季末时点的资金利率依旧偏高,显示市场对中期流动性的观望情绪仍然较浓。预计月底前央行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资金投放力度,逆回购操作将有重新放量的可能。

周二央行公开市场开展了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在上周同期1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收缩。市场人士表示,中秋节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仍较宽松,显示出主流机构对于中秋节资金备付需求的信心充足,这可能是央行逆回购节前收缩的主要原因。不过,目前跨季末时点的资金利率依旧偏高,显示市场对中期流动性的观望情绪仍然较浓。预计月底前央行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资金投放力度,逆回购操作将有重新放量的可能。

单笔逆回购规模缩至80亿元

9月17日(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了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继续持平在3.90%。值得注意的是,本期逆回购操作数量在上周二1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收缩,同时也是央行逆回购自7月末重启以来首次降至100亿元以下。

据WIND统计,本周(9月14日至20日)公开市场到期央票40亿元、到期逆回购200亿元。由于周四例行的常规公开市场操作恰逢中秋节小长假,本周央行也未对到期的40亿元3年期央票进行续做,在周二的逆回购操作结束后,如周三无其他非常规操作,则本周公开市场将实现80亿元的资金净回笼。这也是公开市场连续第三周出现资金净回笼,此前两周净回笼规模分别为370亿元和11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临近中秋节假日,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保持稳定,未出现以往的季节性紧绷,可能是近段时间逆回购操作在节日临近时依然延续地量、甚至小幅收缩的主要原因。

昨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基准利率品种——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于3.66%,虽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6BP,但仍稳定运行在下半年以来的相对低位水平。此外,隔夜回购加权利率虽上涨了49BP至3.51%,也仍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市场人士表示,由于近几个月主流机构持续对于资金面预期保持谨慎,主动提升了备付水平,今年中秋节前资金面反而没有发生季节性大幅收紧的情况。

不过,从中长期限的资金利率表现看,近日21天及以上的跨季度回购利率普遍运行在5.50%以上的高位,显示市场对于叠加了国庆和季末因素的9月底的市场流动性仍心存谨慎。

中期流动性仍存变数

9月以来,在市场预期宏观经济稳健复苏有望刺激外汇占款重回正增长、财政存款季节性投放等一些正面因素推动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整体较为充裕。即便是央行对部分3年期央票进行了大规模到期续做,也未使市场资金面受到明显冲击。但从中长期限的回购利率直观传递的市场信息来看,流动性中期可能出现的变数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其中,美联储本周的议息会议,因关系到市场瞩目的QE退出路线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对于后期流动性的观望心态。

申银万国最新研究观点认为,当前跨月品种利率普遍上行至5%以上高位,反映市场资金预期并没有真正宽松下来。虽然中秋节前市场短期内的资金需求可能并不突出,但考虑今年三季度末的经济基本面趋势还没有改变,通胀水平有望再次攀升至3%,央行的货币政策态度预计仍会保持货币偏紧不松的基调。

海通证券也指出,虽然目前货币利率低于市场预期,未来仍需防范季末、美联储QE退出等因素导致的短期冲击。

不过,目前也有部分机构对于10月份以后的资金面持相对乐观看法。中金公司、国信证券等机构表示,近期机构融出长期限资金的意愿有所增加,可能预示着9月份后银行体系的谨慎心态将进一步消散,机构对于10月及以后的资金面预期缓和。

综合各方面观点来看,在本周后半周美联储议息尘埃落定之后,除非QE退出方面出现超市场预期的缓和、市场主流机构心态继续出现大幅度扭转,否则随着三季末敏感时点临近,资金面仍面临较大趋紧压力。在此背景下,虽然近几周逆回购操作持续延续地量,但预计月底前公开市场资金投放仍会重新放量。(记者王辉)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