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投资理财 > 银行理财产品尝试突破“类存款”

银行理财产品尝试突破“类存款”

中国证券报2013年08月29日08:58分类:投资理财

核心提示:普益财富研究报告称,近期摒弃“类存款”运作的理财产品不止这一款。招商银行的一系列产品未公布预期收益率,而是约定扣除相关费用后,投资者可获得按招行公布的理财计划到期年化收益率计算所得的理财收益。

上海农商行近期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采用了银行理财产品很少使用的“浮动管理报酬”模式,超额收益不再由银行独享。招商银行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理财产品在收益结构上也有创新,不公布预期收益率,由最终投资结果确定收益。普益财富研究报告认为,这些产品出现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市场解读的银行让利,而是理财产品设计思路的改变,从“类存款”的思路转向真正的代客理财思路。

上海农商行的这款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0%至5.40%,对于收益高出5.40%的部分,客户按80%的比例获取浮动收益,银行按20%的比例获取浮动管理报酬。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表示,该产品的投资对象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往银行通常为这类产品支付固定收益,超额收益由银行独享,相应的风险多数也由银行承担,实际是理财产品“类存款”运作。

普益财富研究报告称,近期摒弃“类存款”运作的理财产品不止这一款。招商银行的一系列产品未公布预期收益率,而是约定扣除相关费用后,投资者可获得按招行公布的理财计划到期年化收益率计算所得的理财收益。这事实上是由最终的投资结果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更能凸显资产管理的意味。

近年来,业内一直将基金化作为银行理财发展的方向。范杰表示,摒弃“类存款”运作实际就是基金化的初始,近期一些产品的创新可以视为净值管理的开端。当然,基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长期以来,投资者习惯了刚性兑付文化下的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而净值管理后,投资者将面对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习惯可能发生变化。净值管理要求银行准确计量资产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这一点对部分非标准类资产比较困难。(实习记者梅俊彦)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