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外汇占款添变数资金面波动风险增大

外汇占款添变数资金面波动风险增大

中国证券报2013年06月03日09:4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外汇占款可能在6月份乃至下半年出现增速放缓甚至重新回落,并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形成掣肘。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里,流动性所面临的考验较多。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由于货币政策的观察期和时滞期,一旦热钱逆转势头过猛,市场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本报记者 葛春晖

今年以来,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持久充裕的流动性。与此同时,在良好的资金面预期下,债券、股票市场先后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流动性行情。然而,随着管理层强化监管、境内外利差收窄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回落,影响外汇占款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逐渐增多。一旦外汇占款增长放缓甚至重回负增长,市场流动性出现波动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统计显示,今年1-4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达到1.5万亿,远远超过去年全年的4946万元,也大幅超出了市场对于今年全年1万亿左右的预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缘于人民币预期扭转后的私人部门结汇需求大增。去年9月份之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掀起新一轮量宽竞赛,令新兴市场货币承受了很大的升值压力,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随之显著收窄而升值预期逐渐升温。在此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的结汇意愿从去年12月份开始重新爆发,特别是今年1月份,除了新增贸易需求,更有大量贬值预期盛行期间积累的外汇集中涌出,导致当月新增外汇一举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短期国际资本(即“热钱”)大规模流入,也是外汇占款高增的主要推手。据美银美林经济学家估计,我国1-4月份61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可能有多达九成是以虚假贸易暗度陈仓的国际热钱,粗略折合成人民币约为3400亿元。而这还不包括以其他途径流入的热钱规模。目前来看,在我国严控房地产、实体经济增长不振的情况下,本轮热钱入境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境内外利差,投资对象仅限于理财产品等货币市场。

下一阶段,对外汇占款增长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将逐渐增多。首先,人民币预期或再次反复,并影响到私人部门结汇需求。其一,随着美联储退出QE预期升温,美元中期走强的观点渐成市场主流,从而令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货币显著承压。5月份以来,随着美国经济与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各家机构纷纷调整美联储退出QE的预测时间表,如独立研究机构莫尼塔就将这一时间测定在今年9月至12月之间。其二,我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趋缓,也使得人民币缺乏持续显著升值的基础。虽然中采5月PMI指数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观察人士认为这可能与季调技术改进有关,而考虑到本轮经济复苏仍主要是由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在调结构、去产能的思路下,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加大。

其次,热钱流入可能放缓甚至再度逆转。一方面,外管局5月初公布的监管新规将逐步显效。新规在严查虚假贸易的同时,还通过对银行外汇存贷款业务单独设定参考贷存比,对热钱流入的渠道进一步围堵。6月底将是外汇贷存比新规的最后达标期,不排除此前结汇和购汇需求发生逆转的可能。另一方面,近期QE退出预期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境内外利差随之收窄,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复苏虽然缓慢但确定性很强,这一背景下,此前为追求利差而来的热钱可能会重新转向美国。

如此看来,外汇占款可能在6月份乃至下半年出现增速放缓甚至重新回落,并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形成掣肘。

值得注意的是,就银行体系流动性而言,当前需要警惕的因素还不仅仅在于外汇占款。超额储备金是否丰厚,决定了银行体系对外部流动性的依赖程度,也决定了当外部因素发生变动时资金面的承受能力和波动程度。而目前来看,银行超储率已由去年末的3.3%降至今年3月末的2%,有机构预计5月末将进一步降至1.6%左右。超储低企,大大降低了机构对流动性的边际承受能力。4、5月下旬资金利率在财政缴款的冲击下显著上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超储不足的反应。此外,6月份对流动性构成短期扰动的因素也不少。如6月初的法定存准缴款、清明小长假、半年末考核,都会先后给资金面带来一定冲击。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里,流动性所面临的考验较多。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由于货币政策的观察期和时滞期,一旦热钱逆转势头过猛,市场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将明显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当前经济复苏形势较弱、“稳增长”需求较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具备显著收紧的条件,预计央行将继续致力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适度宽松和平稳运行,一旦资金面趋紧,公开市场净投放、逆回购甚至下调存准率都将是备选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流动性中长期趋紧概率较小的判断下,投资者可适当把握由资金面波动引发的资本市场调整介入机会。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