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优惠大本营持续扩容 财富管理服务逻辑生变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王方圆 见习记者 石诗语)兴业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将对代销的部分持营基金开展申购、定时定额申购费率一折优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10家银行推出代销基金费率优惠活动。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降低费率存在吸引用户、巩固渠道优势、做大财富管理业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等原因;同时,折射出银行财富管理服务逻辑发生变化,正由“卖方服务”向“买方服务”转型。

多家银行降低基金申购费率

公告显示,兴业银行将于2021年10月22日至2022年3月31日对代销的部分基金开展申购、定时定额申购费率一折优惠活动,参与活动的基金共有355只,涉及易方达、博时、南方、富国、中欧、华安、汇添富等20家基金公司。

银行选择降低基金申购费率有体系化考量。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从短期看,银行会减少一部分手续费收入,但从中长期看,对银行做大财富管理有很大帮助。降低费率后,对费率比较敏感的客户会选择银行渠道,有助于银行吸引长尾客户。

巩固自身在代销渠道中的地位也是一大原因。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近年来,互联网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迅速崛起,给银行渠道带来一定压力,降低费率有利于吸引和留存用户,巩固银行的渠道龙头地位。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强名单显示,股票与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排名中,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工商银行、天天基金、建设银行位列前五,部分互联网渠道的基金代销能力不亚于国有银行。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介绍,一些银行的费率由之前的1.2%至1.5%,降低至0.12%至0.15%,基本与支付宝、天天基金等互联网平台持平,加之银行可提供专业理财服务,有利于吸引用户返回银行渠道购买基金。此外,优惠活动多在手机银行客户端开展,有利于提高手机端用户黏性。

财富管理向“买方服务”转变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净息差水平降低,银行亟需突破传统的信贷逻辑,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降低费率,吸引用户,进而扩大基金代销规模,是商业银行做大财富管理业务的措施之一。

在此过程中,各家银行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举措不断创新,从赚取手续费转变成为用户谋利,由“卖方服务”转变为“买方服务”。

以招商银行为例,今年7月,该行宣布将超过千只代销的权益基金申购费率降至一折,加大前端不收费的C类份额基金布局力度。同月,平安银行将代销的超过3000只基金A类份额申购费降至一折,并在线上主推C类份额。

C类份额基金在前端的申购费用低于A类份额基金,但长期持有成本可能高于A类。传统银行渠道、证券公司此前主推A类份额。主推C类份额,意味着金融机构开始提供伴随式服务,将提升客户体验作为目标。

还有银行提倡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提升客户收益水平。今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与中金公司联合推出的“财富管家计划”系列产品,不向投资者收取任何管理费和交易费用,仅提取业绩报酬。代销机构通过业绩提成分享收入,实现了代销行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

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

当前,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各家银行重要战略之一。分析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应将集团化运营、客户规模大、数据体量大、风控能力强等优势集于一体,探索新发展模式,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

各家银行正在积极探索。例如,招商银行提出“全力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构建以“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为核心的3.0模式。

金融科技也是发展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浦发银行表示,该行致力于成为业内“最智能的财富管理银行”,围绕“智能洞察、智能投研、智能规划、智能交互、智能风控”五大核心领域引领业务升级,构建集需求洞察、投研规划、交互陪伴于一体的智能财富管理体系。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在销售能力及特定产品的开发方面还有成长空间,权益类资产配置能力并不突出,应当从加快培养财富管理专业人才,加强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合作,继续提高财富管理能力。

“下一步的想法是要形成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链条,既要提升自身产品创收能力,也要优选合作伙伴,实现跨公司、跨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采购,打造开放式产品货架,不仅涵盖银行和集团内部,我们还有打造跨集团货架的设想。”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说。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