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前央行召开重磅会议,三个新信号直接影响股市和房市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以下简称“三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因此,要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次会议虽然只是一次季度例会,但其中传递出三个新的信号,将影响四季度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货币信贷政策走向,值得关注。

第一,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但在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中,“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表述较为罕见,近年来出现过两次:一是2020年3月26日召开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出“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6月24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要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两次例会,都是在全国上下加强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召开的,提出的相关要求具有一定特殊性。

而此次三季度例会重提“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与今年疫情局部反复以及7月以来金融数据下滑有关,表明下一步货币政策将进行预调微调。从7月金融数据看,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的增量和增速都低于预期;8月金融数据继续走弱,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较上月放缓0.2个百分点。如果接下来几个月收缩趋势没有得到改变的话,那么全年信贷平稳增长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委员会重提相关要求,在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等多重目标中,更加突出对“稳增长”的支持。因此,今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的基调下,不但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还将更加灵活适度,流动性将更加充裕。下一步,应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加强政策研究储备,适时出台一些新的支持政策,更好地稳定企业的信心和预期,保障经济恢复势头不受大的冲击,保持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可持续。

第二,更加注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虽然在边际上有所放松,但不会出现“大水漫灌”,而是更多运用结构性货币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从三季度例会情况看,“精准滴灌”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三季度例会对此进行布置。作为一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小再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创设,具有“两个定向”“两个低于”等特点。发挥支小再贷款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保持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贷增量总体稳定,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下稳固经济恢复态势。

二是加大对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支持。三季度例会提出,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以有绿色再贷款、再贴现,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TMLF)等。从目前情况看,可能会与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工具类似,即向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机构定向提供低成本资金,要求金融机构为节能环保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的金融支持,比如绿色再贷款。

三是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支持。三季度例会要求,“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下一步,应改变科技金融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问题,完善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的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采取贴息、奖励等方式,对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业务进行激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科技贷款支持。同时,探索投贷联动等新型融资模式,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加大对“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

第三,强调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三季度例会罕见地提及房地产市场,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自2009年第一季度央行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内容以来,首次提及“房地产市场”字样。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效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加强和改进房地产市场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是防止发生次生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应进一步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加强房地产市场和重点企业风险防范,确保风险处置平稳有序进行。金融是房地产市场的血脉,应实现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金融机构在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等过程中,应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是更好保护住房消费者权益。在少数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等情况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应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基本民生的高度出发,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在建工程不烂尾,力争已售楼盘如期交付,已交付楼盘如期办理权证。同时,要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推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合理发展。今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过快收紧,其真正原因并非商业银行缺少信贷资金,恐怕与金融管理部门严格约束银行住房贷款投放有关。金融管理部门在实施调控政策的过程中,应杜绝“一刀切”做法,尽量降低对购房者刚性需求和合理改善性需求的影响。

此外,三季度例会还提出,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对“货币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专题讨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下一步,应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和市场调节作用,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者:董希淼 )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邹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