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抢滩资管市场影响几何?

在金融“双向开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资资管巨头牵手国有大行或其银行理财子公司,借助后者强大的渠道优势抢抓中国资管市场机遇。而且,外资机构更多为类似贝莱德、淡马锡这样的全球头部资管机构。

与这些国际头部资管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虽然已在资管市场发展多年,但是转换为理财子公司却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合资理财公司纷纷入局,对国内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将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合资理财公司在角色定位和业务发展方向有差异。光大证券研究认为,理财子公司由母行100%持股,注册资本多为百亿元规模,承接全行理财业务转型重要职责;合资理财子公司的外资合作伙伴各有专长,或将更专注于打造“小而美”的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运营合作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拥有资产配置优势,中资拥有渠道优势,各有所长。有外资投行人士表示,外资进入中国的目的不是跟本地金融机构竞争,他们有自己的价值主张,即成为超级连接者,连接投资人、客户、中国境内外,把外部的投资人带到中国,把中国客户带到境外。不是和本地的银行开展竞争,而是找到合作伙伴取长补短。

贝莱德对外给出的公司运营分工即体现了这一思路。贝莱德表示,合资理财公司将引入贝莱德在资产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发挥建行在中国市场的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促进中国市场的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丰富相关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服务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并满足中国市场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淡马锡将贡献资管经验和自身优势为合资理财公司的发展创造长期价值。

就此,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合资理财公司从大的方面看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一个举措,从小的方面看有助于吸收借鉴外资机构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更好地推动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丰富理财产品供给。最重要的是,两者需要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服务客户。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