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3月社融、信贷现“收紧”信号 预计4月市场流动性延续平稳

新华财经上海4月12日电(记者 王淑娟)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其中,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

分析认为,3月总体呈现出新增信贷及社融回落、M2增速缓步下行的特征,信用收敛的信号已然出现。但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为主因,不用过于担忧社融、信贷回落的速度。

3月新增社融3.34万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1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3%,前值为13.3%。“社融增速下滑是符合预期的,毕竟去年3月份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货币政策比较宽松,新增社融创下了历史新高,所以今年3月新增社融的大幅回落会带动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走低。”红塔证券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

整体来看,企业债券与政府债券、非标融资(表外票据和信托融资)明显下滑,成为主要拖累项。中信证券分析师程强认为,企业债券与政府债券的少增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关联较大,属于后疫情时代“情理之中”的再平衡过程,而表外票据融资的回落为超预期项,可能与监管因素有一定关联。“往后看,我们认为社融的‘再平衡’还将持续,但最快速回落的时期已经过去,4月社融大概率将与3月持平。”

同样,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但环比多增约1.4万亿元,新增量依然不低。从贷款投放结构来看,企业单位贷款增加1.6万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

交通银行资深研究员夏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去年为了帮助实体企业平稳渡过疫情难关,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去年3月两者合计规模达1.1万亿元,一季度共发放2.9万亿元。而今年随着企业恢复常态化生产,应急需求下降,企业短贷和票融合计规模在3月、一季度分别萎缩至去年同期约1/5和1/4的水平,且票据融资连续三个月负增,信贷投放更实。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高增,3月新增1.3万亿元为历年同期峰值,一季度新增合计高达4.5亿元,表明企业对经济前景预期继续改善,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依然较高。

居民部门方面,较为突出的是居民短期贷款增加5242亿元,同比多增创出单月新高。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239亿元,与去年6月、7月、9月规模相当,对应这几个月30个大中城市成交面积也均在1800万平方米的水平上。

“这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热有关,受‘金三银四’行情影响,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4.07%,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在3月也明显回升,楼市回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继续上行。”不过,李奇霖认为,往后来看,一方面近期受到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事件影响,经营性贷款规模会边际收紧;另一方面,近期楼市调控信号频频释放,严控楼市信号明显。目前,从高频数据来看的话,3月末至4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回落,预计未来居民中长期贷款有上行压力。

此外,3月M1、M2增速双双回落,主要是受到了高基数的影响。其中M2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分析预计,M2后续还将缓慢回落。

从市场流动性上看,近期资金市场延续平稳,分析预计4月LPR利率大概率保持不变,MLF投放预计持平或略高于去年同期。“流动性环境在4月预计并不会出现明显变化,未来一段时期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通过结构性的手段予以显现,总量层面的政策暂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程强说。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