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00亿元 整体货币环境或“收而不紧”

新华财经北京3月4日电(翟卓 韩婕)人民银行4日早间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00亿元。

进入2021年以来,央行已连续41个工作日开展逆回购操作。但自2月中旬起,公开市场操作量就一直维持在100亿元及200亿元左右,虽“高频”但额度较小,进入3月后也是以净回笼为主。

业内人士表示,春节回来后央行尚未采取任何积极干预做法,但公开市场的“无为”风格也是一种态度,未来一段时间现金回流以及财政因素将是影响资金面波动的主要因素。就3月而言,上述风格或将强化,由于季末财政支出将显著放量,现金回流也会起到补充作用,加之公开市场到期量几乎“收无可收”,整体货币环境或呈现“收而不紧”状态,即收但不加息,资金利率中枢短期内不会显著上抬。

具体来看,首先,3月财政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可能再次“发威”。华创证券周冠南指出,1月政府存款单月新增规模为1.5万亿元,若两会后支出节奏有所加快,3月财政存款支出规模或达万亿元。与此同时,3月是缴税小月,支出大月,综合作用下或表现为对流动性的明显补充。

其次,“就地过年”政策使得节前取现压力偏小,也就意味着节后对于流动性补充规模也偏小,但按照以往春节在2月中旬年度的现金变动季节性规律,3月或仍有部分现金回流补充流动性。

最后,在公开市场自身方面,由于央行前期一贯采用“小额高频”的操作模式,因此3月公开市场几乎是“收无可收”,截至目前月内逆回购到期规模累计为1200亿元,MLF到期量也仅为1000亿元。

周冠南表示,3月流动性的主要缺口还是缴准规模或季节性放大,预计在3千亿元以上,长钱的缺口对流动性影响普遍偏消极,但好在“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或可小幅补充中长期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当月最难量化的因素为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直达工具将于3月末到期,其中信用贷款购买工具使用央行再贷款规模较大,到期前后对流动性的回收效应影响大小难以衡量。”业内人士如是说。

受资金面变化影响,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出现回升,其中隔夜Shibor涨45.5BP至1.9260%;7天Shibor与14天品种倒挂,上行27.10BP至2.1610%;14天Shibor上行0.4BP,报2.1110%。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