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

新华财经上海1月6日电 记者昨日从人民银行获悉,根据企业业务需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也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

业内人士认为,在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关口,这一调整旨在鼓励人民币“走出去”,是央行对跨境资金动态调整的一部分。“这一举措将有序扩大资金流出。”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在外汇供大于求、本币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预计2021年外汇市场将呈现“增加汇率弹性+扩大资本流出+调控资本流入”的外汇政策组合。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希望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进行多元化布局。目前,很多核心技术、高端产业都分布在境外,扩大境内企业境外放款,有利于促进企业多元化配置,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央行外汇占款保持稳定,也表明希望企业更多进行境外配置的政策意图。

外资银行合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调整客观上会推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上调后,企业在境外放款额度增加,对于境内企业而言,可以更好地“输血”其境外子公司,鼓励境内企业“走出去”。

除了推动企业“走出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止炒汇套利风险也是央行关注的重点。近期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作用,要求金融机构保持“风险中性”,加强对企业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的真实性审核,防止部分企业脱离实需、加杠杆炒汇、投机套利行为带来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同时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该项政策也可一定程度上促进正常的企业资本流出,缓解汇率的升值压力。

实际上,人民币强劲升势之下,逆周期调节措施渐次落地。2020年12月11日,央行、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当年10月,央行及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先后宣布,取消远期购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在中间价模型中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

从近期的市场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以大涨拉开新年帷幕。1月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涨破6.50关口,为两年半以来首次。截至1月5日20时30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4644、6.4483。

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表示,当前不断增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抬高了资本流入压力。这一次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的上调,旨在鼓励通过企业让人民币出境,并在境外购汇,是央行对跨境资金动态调整的一部分。

“伴随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机构进行炒汇、套利的行为较为明显,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态势。提高境内企业境外放款上限,也是希望机构降低套利行为,减缓汇率升值压力,一揽子汇率稳定的前提下,我国出口的竞争力才能够有所保障,有助于稳定就业。”李奇霖表示。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