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四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实现净回笼700亿

新华财经北京12月3日电(记者韩婕 郝菁) 人民银行12月3日发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鉴于今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实现净回笼700亿元。

业内专家分析, 央行周三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对资金面影响不大,月初扰动因素少,资金供给比较充裕。中信固收认为,11月中旬后,银行间流动性呈现逐渐宽松的态势。预计12月月内短期流动性压力更多集中于特定时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表示,疫情后中国经济平稳恢复,货币政策的确无需大水漫灌,但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增长,同时防范金融风险,所以不宜收紧货币政策。他指出,当前远未达到收紧货币政策的条件,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之前,都不应收紧货币政策。

月初以来,资金面保持边际宽松的状态,昨日各期限资金利率继续下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2.2个基点,隔夜利率连续两日低于1%,DR001报0.7432%,D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1.8379%。

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与二季度报告相比,在货币政策展望部分,再度增加了“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表述,《报告》也强调,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大部分业内人士也认为,央行仍将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来补充市场流动性,而降息降准的概率在下降。整体而言,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向常态化回归,并体现为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 “国内货币政策将回归常态,首先是临时性的、应激性的政策逐步退出,类似于疫情期间推出的专项再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都将到期或退出;其次是流动性环境逐步回归正常,资金利率和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附近的平衡状态。”他也表示,疫苗面市后全球经济将逐步从疫情的阴影中走出来,国内经济大概率也将维持在潜在增速水平附近,进一步通过降准降息来释放刺激信号的概率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货币政策已逐渐回归常态化并不意味着政策将贸然收紧。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从趋势看我国经济比较强劲,政策效果正在发挥作用,市场信心在恢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要考虑下一步的政策,总体上要继续保持松紧适度,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仓促、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要把实体经济服务好。另外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