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迎来良好机遇期 可通过五方面措施加快推动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 人民币美元汇率自5月底以来一路走强,已经涨逾7%,这成为近期金融市场的热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再度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尽管最近几个月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逾7%,按贸易权重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仅上涨3%。这表明,这轮人民币升值主要不是由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导致的,更多的是由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导致的。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局势的巨大变化,决策层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发展方向。从金融层面来看,我国离真正融入全球体系尚有不小的差距,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需要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金融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其中的一项要义。只有国内外资金的自由流动,拓宽资本配置范围,提高配置效率,提高经济金融运行的质量,才能在逆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下保持我国经济金融平稳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10月24日的外滩金融峰会上也表态要“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紧迫性增强

我国自2005年就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当前,这一改革的紧迫性增强,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人口老龄化要求人民币国际化以实现经济的对外平衡。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将持续压低国民储蓄率,经常账户将出现结构性赤字。预计2022年开始我国经常账户盈余将逐步减少,2025年转为赤字,届时我国将成为一个资本净进口国。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对外平衡,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地缘政治因素决定了需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我国应未雨绸缪,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以保证资本流动的畅通性,减少国际融资和支付风险。

最后,国际资本要求配置更多的人民币资产。由于当前及未来几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与我国之间在经济增长、利率水平上存在较大“落差”,国际资本将持续增配人民币资产,这对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资本项目开放等提出了挑战,需要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二、当前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良好的机遇

当前,全球“宽货币、低利率”为我国提供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零利率或者是负利率,中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较高的利差,且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超低利率将是常态,决定了人民币资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国际投资者也普遍看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根据摩根士丹利近期的报告,从2020年到2030年,中国股市、债市年均流入规模可能将达到1000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比重可能从2%上升到8%至10%,成为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这意味着包括离岸人民币在内的国际资本流入将持续保持高增长。

过去我国长期存在的宽进严出的非对称金融开放,是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国际资本持续流入我国,这是我国加快金融双向开放,特别是开放资本流出的有利时机,为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

经过四十多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已实现了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也已基本开放。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最主要的障碍是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不足。

近年来,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跨境结算比重不断上升,外汇不再是稀缺资源。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改革的障碍已从前些年的外汇转到了人民币,即如何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认可,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改革应以人民币为本,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第一,加快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当前我国实施的仍然是灵活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汇率的形成基本上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水平基本均衡、合理,汇率波动已越来越反映经济和政策变动。从长远来看,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经济,人民币汇率最终必将走向自由浮动,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将成为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也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更大的独立空间。近期我国央行将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降至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些举措使人民币的波动更加市场化。

第二,加快资本项目开放。在资本流动上,我国当前实施的是宽进严出的制度,这是影响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壁垒。宽进严出的政策虽然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但也使国内居民缺乏海外配置的渠道。我们应该调整政策,让更多的资金走出去,布局海外高质量资产。这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海外资产净收益的逆差状况,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长远平稳。在当前外资持续流入的背景下,适当放宽资本流出限制可以缓解资本流入压力。

第三,积极利用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等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离岸账户、境外机构境内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构建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核心资产的资产配置中心。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资本增配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较高,这为提升自贸区(港)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功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通过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打通境内外资金流通渠道,提高跨境投资便利化水平,便利国际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通过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提升产品的丰富度;通过推动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规则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培育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全球交易市场等等。

第四,加快建立安全的、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使我国的支付系统能独立于SWIFT和美元清算体系。当前,一些欧洲银行已经接入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但潜力依然较大,应加快推进CIPS的建设,增强与其他国家支付系统的联接。另外,由于数字货币有利于提高结算效率、降低结算风险,应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及在国际结算中的应用,尽早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第五,建立健全外汇管理的宏观审慎体系。在人民币汇率已经趋于均衡合理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可能超调,特别是中国坚持常态的货币政策,而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低利率、负利率政策的情况下,人民币超调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另外,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引发人民币汇率的较大波动,需要建立健全外汇管理的宏观审慎体系,滤去过大的、不合理的汇率波动。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吴培新)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姝睿]